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一紙《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下發,宣判民間現金貸公司“死刑”。
從監管叫停到今天,平臺高管徹夜難眠,而“老賴們”卻引吭高歌……
1.“老賴”的生財之道
在正式被宣判“死刑”后,民間現金貸公司的近況用“爭分奪秒”、“生死時速”形容最為貼切。
如今,那些借款期限在14天左右的大部分現金貸平臺已開始進入收賬的尾聲。
“這幾天,將會有部分現金貸平臺的壞賬集中爆發。”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那么,這些壞賬是從哪兒來的?
上海某中型現金貸平臺高管付力(化名)給出了答案——“老賴”!
付力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老賴是依附著現金貸行業生存的寄生蟲,他們一直貢獻著一部分的壞賬,他們一旦伸手向平臺借錢,就沒有打算還錢的準備。”
不少老賴會在網貸口子論壇炫耀自己憑本事在多個現金貸平臺借到錢,買車蓋洋房的“勵志故事”。
有網友亮出一疊人民幣,聲稱自己挺過一年,二十多個平臺的貸款都沒有還,帖子很快就吸引了不少有著同樣想法的網友。有的人欠著大筆貸款,尚在猶豫是否和家里坦白,有的人則津津樂道自己欠款數月以后,終于熬過催收者的經歷。
在老賴眼中,不還錢是“天經地義”的。
他們分享了自己熬過追債者的經驗:三個多月,每天就幾個電話,熬過四個月,風平浪靜,平均下來每天都不到一個追債電話;有人宣稱“網貸本來就是發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