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低利息”并不可信目前網貸平臺多數產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謂的“低利息”并不可信。這些字眼導致學生容易“上當受騙”。
2 越便捷,越易變“劫”有的貸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就可以,有的同學礙于人情關系等原因,用身份證替別人辦貸款。這種行為風險很高,因為一旦對方無力還款,剩余的債務就由“被”辦理人獨自承擔。
3 一旦逾期,催款“全方位”有些案例中,一旦學生貸款還不上,網貸平臺并不會通過正當途徑追款,而是采用給父母、親友、老師群發短信、在校園里貼大字報,甚至安排人員上門堵截等威脅恐嚇的手段向學生催款逼債。
4 易滋生借款惡習有的學生愛攀比,又有惡習,父母提供的費用不能滿足其需求。這些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并引發賭博、酗酒等惡習,甚至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進而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5 易誘發其他犯罪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信息搞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
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