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的牌照數量快速增長,帶動全行業貸款規?;厣R靶U生長的網絡小貸,正在遭到監管“圍剿”。
11月23日上午,央行、銀監會聯合召開網絡小額貸款清理整頓工作會議。監管出手背后,是網絡小貸因涉足“現金貸”而出現的快速膨脹。央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小貸貸款余額,比2016年底增加近5%,廣東、重慶兩地更是比2016年底增加了30%以上。
而今年以來,全國小貸公司數量卻減少了60家。從2015年底到2017年9月,全國小貸公司數量更是下降了300家。出現這種情況的背后,卻是網絡小貸公司數量的急劇增加,截至11月初,全國已有網絡小貸牌照242家,比7月底就增加了89家,而廣東、重慶又是網絡小貸的重地。
網絡小貸公司數量狂飆的背后,與缺乏統一的行業準入、業務標準等監管規則存在很大關系。迄今為止,江蘇、黑龍江、重慶、河南等省市均已出臺監管措施,由于是各地自行制定標準,僅在注冊資本金方面,不同地區間就存在4倍的差距。此外,多個省份雖然要求網絡小貸要依托網絡平臺積累的數據開展業務,但網絡平臺是否自有,各地的要求也不盡一致。
網絡小貸狂飆
原本計劃參與發起成立網絡小貸的上市公司,在11月21日監管部門要求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貸公司之后,已經開始“急剎車”,終止參與設立網絡小貸公司的計劃。
新近退出的上市公司是步森股份。11月23日,該公司公告稱,經公司管理層充分談論,考慮到后續實繳出資可能帶來的資金成本壓力,擬終止參與設立網絡小貸公司。
根據此前披露,步森股份參與設立的西安星河網絡小貸原計劃注冊資本4億元,后應當地監管部門要求,將注冊資本提高至5億元。8月3日,該公司股東大會已經審議通過此事。
此前一天的11月22日,新國都公告稱,為響應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11月21日下發的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通知,該公司董事會于11月22日決定終止設立全資子公司。
上述公司終止發起設立網絡小貸公司之前,網絡小貸已經歷了兩年的狂飆突進式的發展,出現了與整個小貸行業截然相反的走勢,牌照發放數量快速增加,2017年發牌速度還出現了明顯的加快。
根據行業第三方統計,截至2017年7月底,全國有19個省市發放了網絡小貸牌照,累計已經發放網絡小貸牌照153張,剔除已獲批復但未完成工商登記的部分,2017年新成立的網絡小貸數幾乎與2016年全年數量持平。
進入今年下半年之后,這種勢頭更為明顯。公開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全國已有網絡小貸牌照242張,比7月底增加89張。其中,完成工商注冊的215張,獲得地方金融辦批復但尚未注冊的有6張,已經過了金融辦公示期的有21張。
相對于整個小貸行業,網絡小貸公司的數量并不算多,占比也并不算高。央行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底,全國共有小貸公司8610家,貸款余額9704億元。按照靜態計算,網絡小貸公司數量在全行業的占比,尚不足3%。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小貸快速發展的局面,是在小貸全行業處境日益艱難之際實現的。2014年,整個小貸行業達到高峰后就開始走下坡路,兩年多時間里,公司數量、貸款規模持續萎縮,成為整個小貸行業的主要特征。
央行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底,全國共有小貸公司8791家,貸款余額9420億元,當年新增貸款1228億元。到了2015年底,全國小貸公司數量為8910家,比上年增加119家,但9412億元的貸款余額,卻比上年底減少人民幣貸款20億元。截至2016年底,全國共有小貸公司8673家,這意味著,短短一年間,全國小貸公司數量便減少了237家。而9273億元的貸款余額,也比2015年減少了139億元。
不過,進入2017年之后,在公司數量持續萎縮的情況下,全行業的貸款規模卻出現了少見的回暖跡象。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國共有小貸公司8610家,比去年底減少63家,貸款余額9704億元的,比去年底增加431億元,增幅接近5%。
貸款增長最快的是廣東、重慶兩地。截至2016年底,廣東、重慶小貸公司貸款余額分別為676億元、991億元,而到了今年9月底,上述兩地小貸貸款余額已激增至913億元、1285億元,比去年底增加237億元、294億元,增幅高達30%左右。
網貸之家認為,全國小貸貸款余額的上升可能與網絡小貸的興起和迅速發展有關。而廣東和重慶是網絡小貸的聚集重地。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底,廣東、重慶兩地小貸公司的數量,比去年底分別增加了30家、10家。
各地監管標準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