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國恒大午間收盤大漲近6%,報28.25港元/股,續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3700億港元。由此,許家印以391億美元的身價晉升為中國新首富,稍稍領先于兩位小馬哥。
然而,屁股還未坐熱,18日午后股價跳水,截止18日16:00收盤,中國恒大報27.75港元/股。據福布斯中國實時富豪榜最新數據顯示,首富易主,許家印以387億美元身價滑落至“老二”。至此,許家印“首富半日游”暫告一段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恒大的股價已經從年初的不足5港元上漲到目前的27.75港元,上漲幅度達到460%,領跑內房股。
此外,根據福布斯數據顯示,在2017年3月至今,許家印身價由102億美元漲到目前的387億美元,半年時間內已暴漲近300億美元。目前與福布斯中國實時富豪榜首富馬化騰身價僅1億美元之差。
01 漲漲漲背后的邏輯
有分析認為,恒大業績強勁是許家印身價暴漲的主要原因。今年8月底,中國恒大交上了上市以來最好的一張成績單。恒大半年報中,恒大凈利潤增逾兩倍,凈負債率減半,實現股東應占利潤同比暴增832.2%。這份有史以來最好的半年報公布之后,各家券商的研究報告的結論都是“建議買入”,表示繼續看好恒大股價表現。
原本,許家印可以在半年業績會上收獲很多祝賀,但全國政協常委的身份讓許家印非常忙碌,以致于業績會上他也并未現身。從公開的行程來看,去廈門參加金磚會議之前,他還在北京參加了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再之前是全國工商聯召開的“民營企業學習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座談會”。
中國企業家雜志分析指出,不同于王石——“這輩子下輩子都不介入政治”,也不同于王健林——“親近政府,遠離政治”。 一本正經的“老干部”許家印離政治很近,也融入得很好。許對政策把握的敏銳即可佐證,自今年年初開始大幅去杠桿,堅決表態恒大沒有海外投資的計劃……與宏觀經濟發展戰略、政策導向幾乎同步的恒大注定不會有壞消息。
此外,還有分析認為,恒大從今年開始由“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轉變的決定——在保持一定規模增速的同時,會更注重效益。這種規避政策帶來的風險、積極推動轉型尋找機遇的發展方式,也直接助推了恒大港股的節節攀升和許家印的身價暴漲。
02 沖擊金融全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中國恒大一直在進行多元化的嘗試,目前已經擁有了地產、金融、旅游和健康四大板塊。為了“死磕”金融,許家印曾豪言要拿下金融全牌照。
回顧恒大的金融布局可追溯至2015年,恒大集團通過競價交易購得中新大東方人壽50%股權,并將其正式更名為恒大人壽,實現了許家印的第一個金融夢想。
除了恒大人壽外,許家印目前還擁有恒大互聯網金融集團、恒大金融投資、恒大金融資產管理,同時恒大集團還是盛京銀行第一大股東。
2016年許家印還親自掛帥恒大金融的董事長,對恒大金融的發展提出了“立足于產融結合的創新型發展模式,致力構建集銀行、保險、互聯網金融等多元業務為一體的金融控股集團。”
2017年2月,在恒大集團年會上,許家印對恒大金融領域的發展定下了很高的目標:恒大金融集團要實現參股、控股銀行、保險、證券、信托、公募基金、互聯網金融等金融全牌照。
許家印還在年會上放言:“到2020年,恒大內部的奮斗目標是,地產、金融、健康、文化旅游四大產業年銷售收入超1萬億,總資產超3萬億,年利潤超600億?!边@其中,金融的地位是僅次于地產本業。
老佛爺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早在去年,恒大已囊括銀行、保險、互聯網金融、消費金融、小額貸款公司等五類金融牌照。恒大旗下已至少擁有銀行、保險、互聯網金融、融資租賃、金交所、保理等金融、類金融業務。
不過受金融環境及政策的變化影響,尤其去年3月16日,恒大集團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恒大金服上線第一天就遭到網友質疑平臺自融的事件,也讓許家印保持高度警惕之心。
在恒大集團2017年工作會議上表示,許家印強調要從嚴把控風險,把風險控制當成天大的事來抓?!敖^不允許恒大金融成為恒大的融資平臺”。(原標題:許家印半年身價暴漲近300億美元 老干部“首富”半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