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今天(8月24日),銀監會聯合四部委發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明確了網貸的合法地位,摘除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這一懸在網貸從業者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網貸行業也開始光明正大地發展。
這一年里,網貸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額標已經成為歷史,銀行存管也漸成標配,企業積極完成合規整改,整個行業走向成熟。
這個過程有疼痛,一些公司死掉了,也有成果,一些公司活下來了,而且更加壯大。
不少平臺實在無法達到最新監管要求,主動選擇退出。
據網貸之家統計,這一年中,有882家平臺退出網貸行業,其中惡性退出的問題平臺225家,其中貸款余額超過千萬元的有47家,良性退出的停業和轉型平臺657家。
另一方面,網貸行業成交額卻不斷增長。2017年7月底成交量為1912.70億,相較2016年8月底的1315.56億,增長45.39%,歷史累計成交量更是達到了50781.99億元,突破5萬億元大關。
交易額的不斷增長,證明了市場需求依然強烈,而且并不會隨著平臺的減少而改變。
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自2016年8月24日《暫行辦法》發布以來,限額規定使得部分P2P網貸平臺不得不選擇業務轉型,上線銀行存管也使得平臺運營成本增加,這些都是影響綜合收益率和借款期限變化的重要因素。隨著近兩個月行業綜合收益率的上升拐點,也可以側面表明,整改進程進行一年的P2P網貸平臺綜合收益率已降到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
在此“暫行辦法”出臺一周年之際,獨角金融采訪了多家公司的負責人,他們對這一年來行業與公司的變化都有深深的感觸,來聽聽他們都怎么說的吧。
1
支持整改,良幣終于不再被劣幣所驅逐
雖然監管的嚴厲導致了大批玩家退出,但是剩余的玩家依然表示——支持整改。
人人貸聯合創始人楊一夫表示,監管在過去一年中的作用不僅是有效管控住此前較為突出的行業道德風險,更重要的是將網貸行業設定在一個本應所專注的領域,明確行業發展的合理框架。簡言之,網貸的本質其實是通過互聯網來進行出借人和借款人的高效匹配,提高資金在實體經濟中的流通。
監管對行業的促進作用不言而喻,特別是在對“良幣”的保護方面。拍拍貸CEO張俊認為,對于不斷趨嚴的監管,目前市場上出現過分擔憂,認為對于行業有巨大沖擊。監管層不斷加大對網貸行業的監管力度,凸顯出監管層對網貸長期健康有序發展的高度期待,各項監管政策將起到凈化行業環境的作用,使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不再發生,合規平臺未來將從中受益,網貸行業的長期發展前景更值得期待。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網貸行業正逐漸擺脫跑路的污名。眾之金服CEO李寧表示,隨著各項監管政策不斷出臺,行業整改的不斷深化,跑路事件明顯減少,取而代之是問題平臺主動要求清盤,良性退出。行業洗牌效應立竿見影,“合規”成為每個平臺“求剩”首要任務。對投資者而言,強監管帶來的是優質平臺的留存,行業自律的提高、市場氛圍的向好。以后的日子里監管將是行業發展的常態,畢竟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從事金融服務,敬畏之心必不可少。
2
小額分散,是自我切割更是自我救贖
除了表示支持之外,網貸平臺也用實際行動展示了對監管的擁護。
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觀察到了行業變化,“越來越多的平臺都轉向尋找符合監管要求的小額分散項目,已經有不少平臺取得了電信業務經營許可、完成銀行存管等要求。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完成銀行存管簽約(含上線)的平臺數已經接近600家,約占7月底網貸平臺數量的28%。”
夸客金融創始人郭震洲也表示,縱觀過去一年的發展,許多偽劣平臺被驅逐,各類致力于大標業務的公司也逐漸轉型。
整個行業都將精力、資源集中于個人和小微領域,真正地幫助金融資源流向普惠人群,促進消費,助力金融業脫虛向實。
小額、分散是網貸行業的基本原則,對此短融網深有體會,短融網總經理楊夏耘也對獨角金融表示“一方面得益于我們在資產端的布局,一方面也因為我們的行動相對迅速和堅定的合規決心。我們覺得啟發一方面是要積極擁抱監管,不可心存僥幸,早整改合規,方可更好的開展業務,實現小額普惠,另一方面是要端正自身的定位,回歸網絡借貸信息中介的定位。”
3
升級金融科技,但行業的變革遠不止于此
監管政策的監督和企業的努力之下,網貸行業在過去的一年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平臺向金融科技公司轉型,不斷提高技術實力,同時,在商業模式上也更加多元化。
楊一夫對獨角金融表示,隨著監管的趨嚴和市場的加速出清,我們確實也看到了之前預判的行業出清時代即將到來。在這種情況下,行業資產質量和競爭秩序將有望得到一定的改善,行業的合規化也使得頭部平臺整體資金成本有所下降。這有利于已經實現合規要求的優質平臺開展業務。相信隨著行業集約化的進程日漸深入,網貸行業將迎來偏寡頭的競爭時代。
狐貍金服集團創始人、CEO何捷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認為“隨著監管的細化,逼退了許多“參賽者”,讓互聯網金融走向理性,也逐漸清晰了科技創新在互聯網金融市場的位置,此時還留在跑道上的平臺則進入互聯網金融更加激烈的下半場競爭,會嘗試更多元化的模式創造新的行業熱點。”
捷越聯合創始人兼捷越普惠總裁馬天帥對行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他認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空氣被凈化”。經過一年的合規整改,行業基本告別了野蠻生長,進入了合規發展、良性競爭的新階段。從行業發展環境方面來看,行業亂象逐漸被整肅,一批違法違規的平臺被清理出局,互聯網金融行業空氣被凈化,給專心深耕普惠金融領域的互金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競爭環境。對投資者來說,投資人的利益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除了玩家減少,模式創新和“空氣”的凈化之外,行業收益率的變化也從側面展現了這個行業的活力。
91金融創始人、CEO許澤瑋表示,在巨大合規成本的壓力之下,降息成為了近一年來網貸行業的一個趨勢。對此許多投資人也都提出了抱怨。其實,綜合收益率的下調,是網貸行業回歸理性的表現。起初的網貸平臺缺乏知名度,只能靠高收益來博取投資者的眼球,這樣的高收益本來就是不合理的。
他進一步表示,本質上來說,投資人的收益以及平臺的運營成本都是由借款人承擔的。而如此高額的成本自然會導致壞賬、逾期的增加,因此許多的平臺借合規之勢降低了利率,既減小了自身的壓力,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優質資產,從而在資產端方面更具有競爭力。
4
互聯網金融將往何處去?
一年時間匆匆而過,行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展現出了更好的發展前景。網籌金融CEO王朝霞認為,經過近一年的監管落地和行業洗牌,一些平臺有序退出的背后是存量市場的博弈,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加入,表明了整個P2P行業正趨于規范化、透明化、理性化的發展方向,未來前景依然美好。
“向產業和傳統金融機構雙向科技賦能將成為未來發展趨勢”何捷預測: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要基于產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并向客戶進行科技輸出,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向傳統金融機構進行技術與產品輸出,提升整個金融行業的運營效率。
嘉石榴CEO樓曉岸表示,從長遠來看,金融業最終比拼的是耐力而不是速度。我們始終堅持行穩方能致遠,在合規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節奏有序開展業務。時下,在國家倡導金融業務脫虛入實的大形勢下,我們認為嘉石榴專注于供應鏈金融方向是理性且明智的,所以對下半場的角逐我們也是有自信的。(原標題:備案沖鋒號已響?近600家“P2P”工商信息變更)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