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享經濟最受關注的有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和共享汽車。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達12.3億元,用戶規模達0.28億人。預計到2017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規模將達102.8億元,用戶規模超2億人。共享充電寶市場今年尤其活躍,3月-4月共有10筆融資。根據艾媒咨詢數據,2016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達0.32億人,隨著資本強勢入局,2017年的市場用戶規模可達1.04億人。
證券時報·數據寶記者查閱了這些共享項目的融資情況,大部分的投資方為創投機構,但也有少數的A股上市公司和新三板上市公司。
數據寶統計,目前共有9家A股上市公司參與共享經濟。參與投資共享經濟的5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3家投資共享汽車,1家投資共享單車,1家投資共享充電寶。參與共享經濟的4家公司中,有3家是共享單車的供應商,1家是共享汽車的供應商。
另外,新三板上市公司天杰實業也聯合其他機構投資了共享充電寶公司充充。另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運動自行車企業凱路仕的董事長鄧永豪投資了小鳴單車。
這些公司大多從事與投資標的相關的業務,進軍共享經濟有利于提前布局新能源產業。例如,欣旺達是鋰離子電池組制造商,電池模組業務占公司收入90%以上。投資共享充電寶公司,協助公司實現在鋰電池下游產品共享充電寶應用的布局,有利于日后開拓移動電源產品市場。凱路仕是戶外運動單車及配套運動裝備的生產商,運動休閑型自行車的收入占公司總收入超過80%。投資小鳴單車,凱路仕能把自身在自行車的豐富經驗運用于短距自行車出行市場。
從這些相關個股的市場表現來看,大部分的個股今年以來跌幅較大,9只個股今年以來平均跌幅為10.17%,尤以信隆健康和兆新股份跌幅最大,今年以來跌幅均超過30%。只有億緯鋰能和龐大集團兩只個股上漲。兼具鋰電池概念和特斯拉概念的億緯鋰能表現亮眼,今年上漲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