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呈現(xiàn)出“縮長放短”趨向。5月22日,央行發(fā)布公告稱,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4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和14天品種分別是100億元和3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45%和2.6%,與 前期持平。
鑒于當日有100億元28天逆回購到期,因此實現(xiàn)資金凈投放3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央行連續(xù)第四次暫停了對28天品種的逆回購操作。
自去年三季度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通過“縮短放長”抬升資金成本,進而促使金融機構去杠桿。去年8月,央行重啟了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購操作,向市場表明拉長資金期限來降低債市杠桿水平的意圖。
不過目前,這一局面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變化。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短期逆回購的比重逐月增加,7天期品種的比重已大幅上升至近八成,而28天期逆回購的比例則呈下降趨勢,從年初的30%以上,下降至4月的20%左右,而5月前半月的公開市場操作中,28天期品種的比重僅為6.3%。
來自興業(yè)研究的觀點指出,央行“縮長放短”過程中將分為兩步走:第一步,保留7天、14天與28天3個操作品種期限,但逐步往7天靠攏,加權平均操作期限開始下行;第二步,逐步暫停28天與14天期逆回購操作,回到2016年8月之前以7天逆回購為主的操作模式。
對于央行逆回購操作期限配比的變化,黃金錢包首席分析師肖磊指出,之前“縮短放長”主要考慮的是提高短期利率,進一步降低短期信貸過熱的問題,以及應對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但隨著整個利率市場的走高,以及人民幣匯率的穩(wěn)定,目前看“縮短放長”很難繼續(xù)壓低中長期利率,而且導致整個預期發(fā)生變化,中長期利率持續(xù)走高。
從市場利率來看,5月22日,一年期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放(Shibor)利率報價4.3024%,已經(jīng)高于上海銀行間市場的一年期貸款基礎利率(LPR)4.3%,和央行一年期貸款利率4.35%只有一步之遙。肖磊指出,一年期Shibor高于LPR,也可以說存款利率比貸款利率都高了,“放長”效果欠佳。
在分析人士看來,目前“縮長放短”的策略有利于穩(wěn)定市場預期。肖磊解釋,央行也需要考慮之前諸多逆回購到期的問題,為了達到一種均衡的流動性調(diào)節(jié),給目前信心非常弱的資本市場一些正面支撐,實際上“縮長放短”既可以保證短期資金的需求,中長期也能維持現(xiàn)有的去杠桿水平不變,貨幣政策的預期不變,否則都開始放的話容易給市場帶來預期變化。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jīng)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也認為,央行的市場操作轉變成為“縮長放短”,將有利于穩(wěn)定資金面及市場情緒,顯示出在央行較緩收緊貨幣政策的同時,引導市場更加溫和有序去杠桿的政策取向,又不至于引起市場的恐慌情緒,以達到安撫市場情緒的目的。
對于央行之后的操作,黃志龍預計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持續(xù)收緊的趨勢將有所緩和,特別是當前各種期限的Shibor利率,都逐步回升到2015年本輪貨幣寬松啟動前的歷史均值水平,并對實體經(jīng)濟融資成本抬升產(chǎn)生了實質性影響。預計后期在金融監(jiān)管日益嚴峻的趨勢下,為了安撫市場情緒,資金市場的緊張程度可能會有所緩和,“縮長放短”的逆回購操作還可能持續(xù)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