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今年春節過后,北京多家網貸平臺陸續收到由北京監管部門下發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事實認定及整改要求》文件,該文件列出了共計148條的整改清單。其中,第63條明確提出,禁止網頁和平臺上有理財字樣、預期收益率等理財產品特征的信息。
宜人貸官網一紙有關“更名”的公告引發關注。2017年5月4日,宜人貸宣布即日起,“宜人理財”正式更名為“宜人財富”
宜人貸此次更名是否與監管整改要求有關呢?針對這一問題,宜人貸客服回應表示,更名是管理層決策,升級品牌,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體驗。
最新的消息顯示,北京市將于5月公布網貸平臺整改驗收辦法,并啟動驗收工作。有平臺人士指出,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平臺都處于整改沖刺階段。
據北京商報近期報道,《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事實認定及整改要求》截至目前已下發380余份。據收到整改通知書的平臺反饋,整改的項目少則十多條,多則近百條,平臺普遍存在的問題包括大標、風險備用金等。
“驗收過程中,重質量,不唯數量,不論出身,不論大小,不設批次,合格一家、公示一家。”4月21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視員沈鴻表示,網貸平臺在貸款限額、資金存管等硬性要求上須合規,對于一些存量問題,監管層也會給一定時間去消化。
北京的P2P平臺只有通過監管部門驗收后才能申請備案,沈鴻透露,“驗收備案”的基本原則為高標準、嚴要求、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