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2004年3月,阿拉科技(834171)的前身杭州阿拉丁信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憑借領先的技術優勢,阿拉科技在三維仿真地圖領域嶄露頭角,開通了全球首個三維地圖——“三維杭州仿真城”。
在此后的幾年里,阿拉科技在地圖領域也盡顯輝煌,在全國已布局100多個主要城市。不過,“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在互聯網的沖擊下,阿拉科技也逐顯沒落。
輾轉十年后,阿拉科技于2015年登陸新三板,寄望再度崛起成為商業史上的經典傳奇。但是,眼下的阿拉科技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時隔近兩年,阿拉科技這筆1.63億元的定增方案終究還是夭折了。
11月9日晚間,阿拉科技公告稱,由于公司融資計劃變更,經與投資者友好協商,公司擬對股票發行事宜作進一步調整,經與認購對象及中介機構友好協商,公司決定終止2015年度股票發行方案。
此前,公司計劃擬以每股3.8-8元的價格,發行股份2033萬股,預計募集資金約1.63億元,募集資金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優化公司財務結構,并加大公司業務投入。
而該股票發行方案于2015年12月16日獲得董事會審議通過。也就是說,這次定增至今已拖了近兩年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協議轉讓下,阿拉科技股價報收1.45元/股,相較于該次發行價已經嚴重破發。掛牌期間,阿拉科技也并未有過高送轉的方案。
倘若定增成功發行,參與認購的投資者將浮虧至少六成。阿拉科技心里自然也是有數的,耗時近兩年的融資方案終止也是無奈之舉。
事實上,這也是阿拉科技2015年11月20日掛牌以來的首次定增。除此之外,公司掛牌前在2015年5月做過一輪增資,每股1.2元。
2.開啟艱難革新之路,虧損持續收窄
說起來,阿拉科技的資本“仕途”也是一路坎坷。
阿拉科技主要提供三維仿真城市地圖的制作、運營及基于該地圖的行業解決方案。初登新三板的阿拉科技,并非頭頂“白富美”的主兒,而是一副捉襟見肘的模樣。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3月,公司分別虧損220萬元、368萬元和507萬元。
業績連續虧損,阿拉科技解釋稱主要由于公司股權分散、股本規模小、股東對公司投入不足,資金實力較弱,導致公司在技術進步、地圖數據更新和積累、員工引進、市場開拓等方面發展相對緩慢,市場競爭力持續下降。
意識到自身的短板后,阿拉科技帶著掛牌時的173名股東,旋即開始了艱難的革新之路。
2015年5月,阿拉科技設立浙江阿拉丁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進入跨境電商領域,10月份啊啦海購APP正式上線,開始進入運營階段;
6月份,阿拉科技收購杭州房途科技有限公司45%的股權,為三維地圖進軍房產領域奠定基礎;7月,阿拉科技旗下三維地圖展示網站E都市月度實現盈利,之后E都市地圖 APP 正式上線;
2016年5月,阿拉丁電子商務向消費金融轉型,確定“返利+分期”的新消費金融戰略;
6-12月份,阿拉科技陸續出售部分虧損參股、控股子公司或者聯營公司的股權,包括阿拉丁電子商務、阿拉丁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2017年4月,阿拉科技全資子公司阿拉丁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設立完成,為公司業務全球化提供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