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財經 限購!“租售同權”! 700余家新三板企業賣房避險
嚴格限購+“租售同權”,在新三板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去年年底還有791家持有投資性房產的掛牌企業,而目前已有702家公司拋出了房產,其中32家企業清倉式拋售。
比如同力股份(834599.OC)、安美勤(831288.OC)、雙建管樁(832185.OC)、光維通信(430742.OC)和萬通科技(871180.OC)去年末的投資性房地產分別為409.5萬元、1411萬元、1318.8萬元、541.7萬元和656萬元,而今年年中分別驟降至63萬元、488萬元、573萬元、265萬元和325萬元,降幅均超過50%。
702家企業賣房 拋售理由五花八門
新三板公司給出的賣房理由,主要是優化資產、償還借款、補充流動資金、戰略升級、整合資源等。
比如新昶虹(830830.OC)出售房產購買自家股票,更順科技(837308.OC)出售房產為補經營資金。
昔日的“買房大軍”為何成為今日的“拋售主力”?
“樓市瞬息萬變,在嚴格的調控下,今年進入了新一輪調整期,因此新三板公司持有的房產面臨價值縮水的風險。”業內人士指出,從資產保值的角度講,拋售房產是為了保證資產價值不會受到樓市調整的影響。不過,新三板企業體量微小,出現出售房產換現、補充現金流的情形比較大。“也不排除有為粉飾半年報業績,而出售或轉讓低效率資產以提高凈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的情況出現。
32家“清倉”拋售
今年上半年,共有32家新三板公司清空投資性房地產。
比如福能租賃(832743.OC)清空規模均超過1億元;川力科技(837581.OC)、芯邦科技(830845.OC)、駿匯股份(830795.OC)3家企業清空房產的規模也均超過1000萬元。
其中,福能租賃2017年上半年末的投資性房地產從2016年末的4.3億元驟降為0,主要是由于受企業會計準則的影響。今年上半年,福能租賃管理層將賬上未明確使用用途的投資性房地產明確用于出售,調整至存貨科目,故投資性房地產降為0。
業內人士表示,“公司層面拋售房產讓利幅度比個人要大很多,并且拋售的欲望比較強烈?!?/span>
投資總額逆勢增長 40家企業新進場
40家掛牌企業于今年進入購房大軍的隊伍。
如今,數量上,拋售的企業不少。但持有房產金額卻逆勢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