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香港交易所(簡稱“港交所”)宣布將在香港資本市場的主板及創業板之外推出“創新板”,目前已經發布了《建議設立創新板》的框架咨詢文件,同時將在今年8月份左右完成征求市場建議,最早于2018年初采取開展相關活動。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是港交所近年來最重大的改革,改革目的直指內地的公司資源。而此次改革中,港交所新設立的“創新初板”,無疑就是“港版”新三板。如此一來,新三板市場將受到香港創新板的直接沖擊。
創新初板允許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香港創新板將分為創新初板和創新主板兩大板塊,兼顧和針對不同的發行人和投資者需求,其中,創新初板旨在吸引一些初創型、尚未有盈利的新經濟公司上市,但不對散戶投資者開放。
對比來看,創新主板首次上市規定比較嚴謹,申請上市公司要符合盈利測試、市值、收入、現金流測試,或市值、收入測試,這三項財務資格標準其中一項規定,對散戶和專業投資者同時開放,需至少300名投資者。
港交所表示,創新初板將允許尚未盈利、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以及將香港作為第二上市地的中國內地公司上市。在創新主板中,如果紐交所和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來港上市,可以豁免提供相同的股東保障水平。
考慮到創新初板可能面臨較大的風險,港交所還提出了相關的上市責任和除牌機制。港交所對于創新初板上市公司,連續停牌90日將自動除牌,創新主板的公司,連續停牌6個月將自動除牌。
或倒逼新三板市場完善制度
有業內人士認為,香港創新板對于新三板市場可能存在一定的沖擊。“創新初板的定位更像是香港的‘新三板’,創新初板上市條件非常低,區別于新三板市場的政策就是快速摘牌機制。
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港交所設立創新板及檢討創業板的舉措,或許會對A股及新三板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如已經在A股上市的企業,可以在香港完成二次上市,等于又多了一個融資渠道,意義重大。香港資本市場上市渠道拓寬之后,將會吸引更多的內地企業爭先恐后赴港上市,此舉或將倒逼A股及新三板市場完善制度,提高其市場效率和監管水平。否則,創新板將會分流相當大一塊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