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財經 新三板流動性不足凸顯,資本市場改革亟待深化
近日,新三板日成交額逐漸萎縮,更是在8月18日罕見到了日成交額5.02億元。
同時有消息稱,私募機構做市試點,由于目前券商做市問題重重,也是暫時處于停止推進狀態。
一邊是交易低迷的市場,一邊是改善流動性的政策看不到推出的曙光。市場信心備受煎熬,大量企業開始拋棄新三板,陸續宣布進入IPO輔導,涌向A股的懷抱。
幾乎人人都在詬病新三板缺乏流動性,都認為新三板問題太多。市場對新三板越來越失去耐心。
新三板新掛牌企業數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規模體量大的新掛牌企業越來越少,尤其利潤過億的新掛牌新三板企業,今年上半年不超過10家。很顯然,市場、資金似乎都在用腳投票,去追逐確定性更強的、不斷提速的A股市場。
那么,如何理解目前新三板的流動性,如何理解目前新三板的狀態,是每個新三板,甚至股權投資市場的參與者無法回避的問題。
流動性是股票可以變現的難易程度。這既取決于掛牌企業自身質量,也取決于市場買賣資金的充沛程度。而顯然,目前新三板流動性處于將近枯竭狀態。
一邊是有著清晰退出方式的A股,一邊是等著政策落地、不確定性極強的新三板。資金只會選擇確定性,只會去擁抱A股。今年上半年新三板完成了750億融資額,主要投向是那些準備去A股排隊的企業。
如果新三板再如此僵持下去,優質企業去A股排隊,那么,新三板市場的融資額只會一路下滑,也就無法完成歷史賦予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流動性是市場的核心和關鍵,暫時的流動性缺失是可以的。但如果長期缺乏流動性,那么,當市場喪失信心的時候,就是危機出現的時刻。
目前的新三板,其實處于一種焦灼的狀態。新三板不乏優質企業,但是資金投入的顧忌就是未來新三板何時可以改善流動性。政策一直在預期,堅信新三板各項改善流動性的制度遲早會落地。
但是,如果太晚,市場將沒有耐心,那么,中國這個最接近納斯達克的市場發展也會陷入困境。
新三板流動性的核心,是預期中新政策的落地。由于是全新的市場,其實就是考驗監管機構的耐心和勇氣。為什么新政遲遲無法落地?核心就是因為創新,創新需要勇氣,也會有阻力,更會帶來挑戰。目前的新三板流動性問題,是市場的問題,更是政策的問題,也同時到了凸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力度的關鍵時刻。
以上就是新三板財經,更多財經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私募投資新三板:要秉承價值投資理念)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