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財經 股轉系統“秋后算賬”,一天問詢八家公司
按照規定,新三板公司須在4月30日前公布年報,最晚也必須在6月30日前出具年報。但是,已經出具年報的公司千萬不要以為只要按時披露出去,就萬事大吉了。8月11日,股轉系統開始發威了,一口氣發出連串問詢函,8家公司因年報涉及諸多問題被股轉系統問詢。
2017年8月11日股轉系統對八家掛牌企業出具年報問詢函:公淮肉水平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公淮股份 證券代碼:830916.OC)、東方數碼(武漢)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東方數 證券代碼:834207.OC)、重慶博浪塑膠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博浪 證券代碼:832870.OC)、貴州森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森瑞 證券代碼:831456.OC)、上海影達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影達傳媒 證券代碼:833206.OC)、海南濤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濤生醫藥 證券代碼:839411.OC)、蘇州偉仕泰克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偉仕 證券代碼:834292.OC)、廣東賓寶時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ST賓寶 證券代碼:835651.OC),問詢函涉及客戶造假、自買自賣等多項問題。
影達文化客戶涉嫌造假,與其它新三板公司數據“打架”
影達文化的數據造假顯得太過明顯。2016年報顯示,影達傳媒的第一大客戶為上海萬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掛牌公司上海萬豐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萬豐文化 證券代碼:839380.OC)的全資子公司,其銷售額為1415.09萬元,第二大客戶為西安好看影視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好看傳媒 證券代碼:835959.OC),銷售額為754.72萬元。而通過研讀上述兩家掛牌企業的年報后發現,影達文化均不在兩家公司的前五大供應商中。
年報顯示,萬豐文化2016年的第一大供應商為廣州金逸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采購金額為1034.36萬元,而好看傳媒前五大供應商中,第三大供應商內蒙古派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采購金額是477.39萬元,均與影達文化披露的數據存有很大差異。
股轉系統的問詢函中特要求公司說明:影達傳媒關于主要客戶的信息與萬豐文化、好看傳媒關于主要供應商的信息不一致的原因;影達傳媒與客戶的合作模式以及收入確認方式。
子公司身份撲朔迷離,合并報表有疑問
濤生醫藥的問詢函涉及合并范圍的適當性問題。資料顯示2016年7月公司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海南濤生德潤健康投資有限公司,法人是濤生醫藥實控人陳太博。
資料顯示,濤生投資2016年9月份收購了海南康尼藥業有限公司及深圳市中泰藥業有限公司,但由于2016年12月濤生醫藥將濤生投資以10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自然人方芳,海南康尼藥業有限公司及深圳市中泰藥業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并沒有納入2016年度合并報表范圍。
雖然濤生醫藥在2016年報附注中披露到:“由于公司持有海南康尼藥業有限公司及深圳市中泰藥業有限公司股份時間較短,未對公司形成實質上控制,公司未將海南康尼藥業有限公司及深圳市中泰藥業有限公司在持股期間損益納入合并范圍”,但對“未形成實質上控制”的具體判斷依據及是否符合相關會計準則,股轉系統也一臉懵逼,表示“看不懂”,因此在問詢函中要求公司說明此事,并對兩家公司未納入合并報表而導致對公司2016年合并利潤表影響數進行說明。
“自買自賣”玩出新花樣
比影達文化和濤生醫藥玩的更過火的是ST偉仕,其中在銷售及采購環節存在的多筆疑似關聯交易讓股轉系統也不淡定了。
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6年兩年間,ST偉仕與浙江東晶新材料有限公司、蘇州琪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蘇州普銳晶科技有限公司存在多筆銷售和采購業務。
截至2016年底,濤生醫藥應收博藍特1321.01萬元,應付琪通光電436.10萬元,應付普銳晶379.46萬元,而博藍特現任法人是徐良,琪通光電、普銳晶2015年前的法人都為徐良。ST偉仕與博藍特等三家公司既發生采購又發生銷售,股轉系統特別要求公司說明上述三家公司是否與ST存在關聯關系。
此外ST偉仕在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及應收賬款與營業收入間存在很大的偏差,股轉系統也要求公司進行說明。
鐵公雞“一毛不拔”也被問詢
公淮股份的主營業務是生豬屠宰及加工等生產經營業務,2016年營業收入達到了13.94億元,凈利潤也達到了1.15億元,在中小企業扎堆的新三板市場,這一規模不可謂不大。但公司因存在賬面資金運用效率較低、掛牌以來堅決當鐵公雞不分紅等情況,被股轉系統出具問詢函。
資料顯示,公司掛牌以來期末未分配利潤達到5.29億元,貨幣資金余額達到6.68億元,而要知道公淮股份的總資產2016年期末也僅有8.42億元,貨幣資金竟然占到總資產的79.33%,2016年其利息收入就達到了212.81萬元,超越了一大部分新三板企業的凈利潤。
錢多的懶得花,但公司又不給股東分紅,甘愿當鐵公雞,這種“無賴”行為連股轉系統都看不下去了,果斷出具問詢函,詢問公司是否制定了分紅政策,在賬面資金運用效率較低等情況下不進行現金分紅的原因。
當然公淮股份還存在著實控人和其他高管進行股票質押融資、期末其他流動資產未說明具體情況等問題,但相比而言,拿著大量現金又甘愿當鐵公雞這一行為連股轉系統都看不下去了。
公司自己爛,奇葩問題一大堆
前面幾家奇葩公司,有的玩的太明顯,有的玩躲貓貓,有的太囂張,也有的耍無賴,面對這種挑戰股轉系統底線的行為,當然忍無可忍,果斷出具問詢函。但還有一些公司,財務基礎之薄弱,公司治理之不規范,超出大家想象。
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對ST博浪的年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原因是公司有1220.80萬元的存貨監盤程序無法實施,有4630.64萬元的應收賬款函證審計程序無法實施。此外公司其他應收款期末余額中,有5707.16萬元是公司提供給其他公司的借款,其中有四家公司的借款余額達到了4029.95萬元。
上述四家公司又不是ST博浪的客戶,也不是前五大供應商,但公司就是這么蠻橫不講理,稱公司向四家企業借款是“基于維護銷售商合作關系”。會計事務所也無奈,除了出具一個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外,也別無他法;但股轉系統作為家長,還是要管一下的。因此在問詢函中,股轉系統特別提到“向銷售商提供借款的金額與業務不匹配的原因”等四大問題。
以上就是新三板財經,更多財經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一天問詢八家公司的年報,新三板開始“秋后算賬”)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