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財經 第一物業融資1個億,規模擴張成為戰略選擇
過去幾年,憑借單薄的價值觀和對商業的粗淺認識,我們以互聯網公司、科技公司為美,認為傳統公司是血汗生意,日薄西山。現在,是時候向傳統生意道歉了。比如新三板公司第一物業,這家公司在2016年營收3個億,同比增長30%。凈利潤4200萬,同比增長40%。經營性現金流5600萬,比利潤還要高。這樣的財務數據,即便放到互聯網公司中,也是佼佼者。
資本寒冬,科技公司普遍融資困難。第一物業召開發布會,宣布完成融資1個億,其中鼎暉投資和中金公司分別投資6000萬、1000萬,成為領投方。鼎暉和中金都是國內頂級的機構,為什么會同時看上一家物業公司?
合理的解釋是,線上流量走高下,社區的管理者物業公司正在重新估值。
物業公司需要重新估值
“一個特別好的互聯網模式應該是滿足三點:高頻、剛需,粘性足。而社區的流量又剛好符合這樣的特點。”第一資產管理集團執行董事、第一物業董事呂曉彤這樣認為。
當代置業首席投資官呂曉彤
從2010年以來,線上的流量價格在持續走高,一部分以購買流量為主要銷售渠道的企業開始虧損。整個市場在迫切需要更廉價和優質的流量,這是社區流量價值重估的大背景。
實際上,社區滿足了“高頻、剛需,粘性足”的特點。業主每天在里面要住8個小時,周末待一兩天,每天要進出一次,用戶粘性很足,社區成為非常好的線下場景的入口。
和互聯網公司一樣,作為社區管理者的物業公司,手中同樣掌握大數據沉淀。每戶幾口人、每個月水電費、物業、買房時間等,物業公司都掌握一手數據。所以好玩的事情發生了,互聯網公司大筆燒錢獲得了客戶,而物業公司大筆收物業費,還獲得客戶。這個邏輯,已經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港股知名的物業公司彩生活市值55億港幣,市盈率26倍,3.3倍市凈率。
綠城服務市值116億,市盈率35倍,6倍市凈率。對應綠城中國13倍市盈率,0.64倍市凈率。
中海物業市值47億,20倍市盈率,6.5倍市凈率。中國海外發展7.7倍市盈率,1.32倍市凈率。
港股對于上市公司估值普遍吝嗇,能給到物業公司這么高的估值,已經能夠說明問題。
規模擴張成為戰略選擇
物業管理是一個極度分散的行業。據保守估計,全國的物業管理面積合計超過50億平方米。目前的情況是,每一家物業管理公司都只能吃掉其中的一小部分市場份額。
在中國,物業公司分為兩種。
大型的物業公司一般是大型的房地產企業旗下的產物,比如萬科物業、綠城物業、碧桂園物業。背靠大樹好乘涼,地產公司的房子賣到哪里,物業公司就跟到那里。最典型的是已經在A股上市排隊的碧桂園物業,管理面積7694萬平方米,來自碧桂園地產公司的有7473萬平方米,占比達到了97%。
另外一類屬于獨立的物業公司,這類公司拿項目困難,規模實力不如房地產公司物業。
“與萬科超級房地產物業相比,管理面積仍然有差距。如果論高端物業,我們肯定是排前列。如果論綠色科技物業,我們肯定排第一。”2016年,公司第一物業榮獲“2016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稱號。
目前第一物業管理面積在1000萬平方米左右,多數都是當代集團旗下一些高端樓盤,分布于北京、上海、長沙、太原等省會城市。除了繼續服務當代集團旗下的樓盤外,第一物業在謀求更多的非當代旗下的項目。2017年,第一物業新增管理面積187萬平方米,其中有59%的面積來源于非當代集團旗下物業。據了解,第一物業非當代集團的業務已經占到了30%。公司在繼續加大對外擴張的力度。公告顯示,公司將利用1億融資通過收并購實現公司規模的迅速擴張。公司預計2017年、2018年預計擬分別收購400萬、800萬平方米物業管理面積。
呂曉彤表示,“第一物業未來三年要進入25個城市,管理五千萬平方米,物業公司市值50個億。”
構建社區服務生態系統,充分挖掘社區的商業價值
從機場高速進入北京東二環核心腹地,北側,便是當代集團旗下的當代MOMA,這個建筑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跡。該項目總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為13.5萬平方米,配套商業面積8.5萬平方米,是一個純粹的高端社區,很多當紅明星居住于此。社區內有非常齊全的商業設施,包括百老匯電影中心、庫布里克書吧、山丘藝術中心、愛助家超市、無憂良品閑置奢侈品專賣店、高端生活設施,還包括了蔓蘭精品酒店,MOMA KIDS國際雙語幼兒園,蔓蘭家的院子餐飲,第一體育健身會所、云階空中游泳池、倍格創業聯合辦公空間等云上休閑、會客空間等。
這是一個典型的第一物業管理的社區,高端樓盤業主具有很高的消費能力,如何服務提高服務品質,在已有社區中挖掘更多商業價值,成為第一物業在規模擴張外最關注的問題。
社區互聯網化、社區O2O等概念最近兩年興盛一時,很多物業公司希望通過開發一款APP,實現社區內的交友、聊天、定外賣,買生鮮,交物業等功能,這個邏輯在創業泡沫破滅后被證偽。
“社區是最大的入口,但只對一半。線上已經很成熟了,有淘寶京東,不需要單獨的APP了。社區的入口場景其實在線下,淘寶美團他們搞不定的地方。比如社區便利店,健身房,幼兒園,餐飲,電影院,聯合辦公,我們是要做這個場景。” 呂曉彤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是當代置業首席投資官。
加入當代集團前,他是全球著名私募基金力鼎資本高級副總裁,負責中國的消費品產業投資,曾主導大禹節水、振東制藥 等多家上市公司工作的上市、投資和重組工作。
2015年呂曉彤自加盟當代集團后,呂曉彤主導建立一套“孵化平臺+內部創業+產業鏈投資”的運行模式。圍繞社區內業主的需求,鼓勵內部員工創業,公司提供資金和政策的支持。在兩年時間內,當代置業&第一資產投資控股公司的領域遍布社區商業、物業、教育、創業服務、眾創空間、智能家居、人居環境、民宿客棧、青年公寓、餐飲酒店、體育等領域,構建了圍繞社區的衣食住行全鏈條的生態系統。
51VR屬于當代旗下優秀的內部孵化的項目,創始人李熠2008年加入當代置業,2015年內部創業創立51vr并擔任ceo,目前已經拿到光速、途家、知名投資人梁伯韜、STARVC超過2000萬美金的投資;另外一家聯合辦公品牌倍格創業也獲得松禾資本等機構超過 1800 萬美金投資。
由于第一物業掌握了最重要高端業主流量資源,旗下孵化的項目只要能為業主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便很容易獲得成功。一旦項目證明具備商業可行性,便可以在第一物業掌握的社區內規模復制,物業服務覆蓋到哪里,項目就開到哪里。目前這個模式很受到投資者認可。呂曉彤表示:“生態項目多數仍處于早期,目前處在體外孵化階段。孵化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把它裝入第一物業中或者獨立上市。” 在這種模式下,不但為業主提供高品質的服務,第一物業還取得項目入駐社區的租金收入,以及項目的投資收益。線上流量已經趨于成熟,資本開始重估線下的流量價值。物業公司基于社區建造生態網絡,構建商業模式已經開始嘗試。第一物業是其中的先行者,這種模式只是剛剛開始。
以上就是新三板財經,更多財經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融資頻道。(原標題:第一物業融資1個億,物業公司的估值重估才剛剛開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