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籌價值重估歷史上汽車藍籌股的估值水平和行業估值水平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其估值水平波動基本上和行業估值水平波動保持一致。而上汽集團、福耀玻璃、華域汽車這些藍籌股其實早在2016年就開啟了估值提升之路,2017年隨著市場整體風險偏好的下降,更是出現了大幅的提升。其中福耀玻璃估值水平已達到三年前的兩倍以上。基于業績的持續兌現,加入MSCI后高分紅公司受到更多的認可,預計全年藍籌的估值模式還將持續。
自主品牌分化,強者衡強我們認為,現階段的自主品牌崛起,主要基于技術逐步提升的積累后,搶占韓系法系市場空間,而原先強勢的德系美系依然穩如泰山。自主品牌享受到SUV車型的增速提升帶來的一波增長,下一步要直面德系美系的競爭,必然要經歷產品結構持續升級,走向高端化的歷程。日系、德系和美系的市場份額近年來變化不大,韓系和法系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受薩德事件影響及產品老化拖累,韓系占比出現了大幅下滑,一部分份額被日系搶走,一部分流入自主品牌,而法系主要是由于產品老化。
車型熱度分化,SUV之后我們該關注什么這兩年的高增速之后,SUV占到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比重已經提升至40%,這是全球范圍中的高位,越來越高的基數背景下,SUV的高速增長不可能無限制的持續下去。進一步蠶食轎車市場的空間不大,而誰會是下一個高增長的細分領域,是我們下半年關注的重點。從需求角度,滿足家庭出游以及同城物流需求部分帶來的銷售需求,MPV與SUV的受眾群體有一定的重疊,經統計今年開始已有大量新增MPV車型上市,對比SUV高速增長的起步階段,MPV或成為下一個細分車型亮點。
下半年看零部件成長股汽車藍籌價值重估,自主品牌突出重圍,細分車型熱度分化,對于盈利能力的推動,最終都將落點在零部件企業,自主的崛起必須基于國產零部件的崛起。近年來汽車零部件一級市場投融資金額呈明顯的上升趨勢,尤其自2015年以來,定增募集資金上升速度明顯,2016年更是大幅度的提升,2017年剛過半已超過往年峰值,大量資金追逐的正是未來的成長空間。我們認為今明兩年傳統汽車將承受2016年高基數及提前消費的透支影響,政策紅利逐級退出,維持行業整體“中性”評級。但大方向上我們認為汽車行業正處于產業升級的初級階段,升級領域涵蓋乘用車和商用車,技術升級支撐行業長期發展,細分市場具有革命性機會。
重點關注公司:三花智控,增持;廣東鴻圖,買入;興民智通,增持;西泵股份,增持;鳳形股份,增持;廣匯汽車,買入;均勝電子,增持;宏發股份,買入。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持續下行,行業技術進步不達預期,政策落地不達預期,公司相關項目推進不達預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