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增發一直都是上市公司發展的主要融資手段,每經投資寶對有大股東參與的定增方案進行詳細統計研究發現,有大股東高比例參與定增的個股,往往會比只有機構和大股東低比例參與定增的個股更具投資價值、更具有投資安全邊際。
大股東高度參與安全性高
根據數據統計,截至6月14日,A股近一年以來已經發生了645起定向增發,涉及公司超過600家,其中,有大股東認購的定向增發方案有178起,占比為27.6%。每經投資寶統計數據發現,在178起有大股東參與的定向增發方案里,有69起大股東參與定增比例超過50%,截至6月14日,這69起定增方案中,有53起股價高于定增價,賬面有浮盈,占比達76.81%。相比之下,在剩余的576起定向增發方案中,只有308起定增方案的股價能高于定增價格,占比只有53.47%。
眾所周知,定向增發發行價都會較公司當前股價有所折價,那么,若股價高于定增價格20%以上,有大股東參與的定增方案,是否安全性更高呢?數據統計顯示,在69起大股東參與定增比例超過50%的方案里,有31起股價高于定增價20%,占比為44.92%,其中,賬面浮盈最高的為賽摩電氣、安通控股、瀚葉股份、藍焰控股、天際股份以及中昌數據,浮盈均超過了100%。相比之下,另外576起定向增發方案中,股價能高于定增價格20%的數量只有167起,占比為28.99%,顯著低于有大股東高比例參與定增的方案。
大股東捆綁利益更可靠
緣何有大股東高度參與定增的公司,股價走勢更為穩定呢?大股東以較低價認購自家的定增股份,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股東的股權集中度,相比直接在二級市場增持更有利可圖;另一方面,大股東將自身利益與上市公司捆綁,是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公司股價上漲或盈利水平提高直接與大股東利益掛鉤。
有市場人士指出,將大股東參與定增的行為作為投資指南是合理的,但并不是說大股東參與的定增更有利,這更多是定增本身的正效應在起作用。上市公司實施定增目的一般是提高資產質量,突出主營業務,增厚公司業績等。大股東相對機構投資者來說,視未來發展高于眼前利益,更愿意助上市公司更上一層樓,治理動機較強。
另一方面,大股東對公司具有相對較高的控股權,其參與定增一般體現了對上市公司目前經營的認可。同時,由于認購存在鎖定期,大股東參與定增后,會進一步為上市公司提升經營及投資收益作出貢獻,以謀求公司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