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不論是網易云音樂、蝦米音樂還是QQ音樂的用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即APP上的版權規范性愈發加強。
國內音樂界的版權大戰一度甚囂塵上,甚至出現監管部門因此而約談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一位“坐山觀虎斗”的局外人卻在資本市場厲兵秣馬,這就是庫客音樂。
6月12日,庫客音樂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資料。從其披露的財報來看,在經過新三板的多年資本運作后,庫客音樂已經不再是以版權為王,選擇了音樂教育作為單一業務局限的突破口,但庫客音樂也提示,這些新的嘗試是否產生可持續的收益、利潤或正向經營現金流量還需要時間驗證。
目前,庫客音樂向港交所提交的申請資料許多地方尚處于“編纂”狀態,尚不知道上市募集資金分配給各項用途的比例。
主打非流行音樂版權
庫客音樂并非資本市場的新來者。2016年,庫客音樂曾在新三板掛牌,在“鍍金”一番后,于2017年11月終止掛牌。
庫客音樂是一家以音樂版權運營為核心,業務涵蓋智能音樂硬件和音樂教育的企業,在國內長期保持著低調。與許多為人熟知的音樂公司不一樣,庫客音樂主打的是“非流行音樂”的版權,主要針對古典音樂以及一些其他非主流及小眾流派的音樂。
庫客音樂在2015年、2016年與2017年的純利分別為1400萬元、1900萬元與3570萬元。貢獻這些利潤的客戶并不尋常。從2017年的客戶構成來看,庫客音樂網站訂閱和移動應用程序業務下,高校及學院、公共圖書館是最主要的客戶,相關收益超過2000萬元,個人客戶所占不超過100萬元。
新音樂產業觀察創辦人陳賢江:客戶特殊性是庫客音樂的獨特優勢,因為形成了相對明確和穩定的目標市場,同時,對于非主流音樂版權的爭奪參與者較少,企業面臨的競爭較和緩。
而就整體業務格局來說,2015年,版權許可及網站、APP相關業務收益占比超過整體的91%,占據絕對重心,但在新三板“鍍金”后,庫客音樂的智能音樂教育、教學系統等業務收益占比迅速上升,與智能音樂設備銷售業務合在一起,幾乎占據半壁江山。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4月30日,428所大學及學院以及295個公共圖書館已訂閱庫客音樂的網站及移動應有程序。截至2018年4月30日的四個月,庫客音樂已就銷售35個智能音樂設備、6套智能教學系統及662臺Kukey智能鋼琴訂立協議。
對于此次上市后的戰略意圖,庫客音樂表示將繼續擴大音樂內容庫,加強智能設備開發、優化智能教學系統以及對合作幼兒園進行硬件方面的投入。
行業定位難尋同類
依靠“非流行音樂版權”立身發家的庫客音樂,成長路徑也有“非主流”的特色。
以音樂產品作為主營業務的概念股在國內是相對稀缺的。盡管浙富控股(002266,SZ)、金亞科技(300028,SZ)等公司在音樂產業鏈上有所布局,但并非“血統純正”。
在主流視野中,網易云音樂、蝦米音樂、QQ音樂都沒有單獨上市,且其資本角逐更多暴露在版權市場上。最適合和庫客音樂對比的,是我國“音樂第一股”多米股份,多米股份同樣是在2016年掛牌新三板。
多米股份也一直飽受業績不佳之苦。就在今年3月份,經歷長期的“版權大戰”之后,多米股份宣布暫停多米音樂APP客戶端和偶撲客戶端的業務運營。
在國內的音樂企業中,庫客音樂屬于“難尋同類”的特例,其也在資料中提到:“并無其他公司可與我們作為中國領先的數字非流行音樂版權提供商的地位直接競爭。”
庫客音樂的版權主要來自國際古典音樂名牌拿索斯。截至2018年4月30日,拿索斯已授予其180萬首非流行音樂曲目。有關內容帶來的收益分別占庫客音樂2015年到2017年總收益的94.2%、70%及54.7%。
作為教育資產加速證券化的一股支流,音樂教育這塊資本已經較為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