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11月22日,全國股轉系統監事長鄧映翎在廣州舉行的新三板發展論壇發表了題為《新三板下一步的改革方向》的演講。會上,鄧映翎闡明了新三板進一步改革的交易機制方式、分層方案以及三類股東解決辦法已經得到管理層的統一認識,新三板的春天正在來臨。
鄧映翎認為,新三板作為新興市場,今年最突出的問題在于流動性低迷,而流動性與交易機制、分層制度和三類股東三大因素息息相關。其表示,新三板可以考慮采用不連續競價交易,一方面改變目前不夠公平高效的交易方式,同時也與上證所、深交所的連續競價交易形成差異化。
關于新三板分層機制,鄧映翎指出,分層是為了給不同類型的掛牌公司提供差異化服務,但是隨著兩年運行也發現一些問題。首先是創新層不夠穩定,有320家首屆創新層公司今年被剔除,新晉創新層公司多達700多家,高淘汰率反映出創新層不夠穩定,不利于投資者進行交易。
對于市場最關心的三類股東問題,鄧映翎也給出正面回應,“雖然三類股東只有4000家,占機構投資者總數的8%。但是它們的特點是水平極高,投了1000家公司,788家創新類,1117家基礎層,這些企業的年平均利潤達到1776萬。三類股東數量雖少,但投的都是最好的公司,所以在企業IPO過程中就變成一個巨大的問題?!?/span>
國務院文件規定,新三板是機構投資者的市場,目前新三板市場上有大約40多萬機構投資者。其中大約有4000多家是我們所謂的三類股東。他們不是法人機構也不是個人(合格投資者),而是以產品、項目為主體的契約型產品,是由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發行的。
“如果不解決三類股東這個問題,怎么發展機構投資市場。 其他的機構投資者是不是就進不來了?是不是以后公募基金也不能進來了?”鄧映翎表示,新三板流動性的問題不是單一問題,而這幾個一起解決才能有效,所以難度大。所以這兩年里,股轉公司一直在溝通,在做方案、在討論,為的就是讓大家一個統一的認識,這需要時間。
更多財經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股轉系統監事長鄧映翎:新三板春天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