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1日,股轉系統官網連發四條監管公告。其中三條均指向新三板掛牌公司巴魯特(833997.OC)。
不過,“犯錯”的并非是巴魯特自己,而是參與巴魯特交易的新三板交易賬號。
三個賬戶在參與巴魯特交易的過程中多次出現違規行為,均被股轉系統限制證券賬戶交易三個月,限制時間從2017年7月20日至10月20日。
“侯思銀”及其控制的三個賬戶被限制交易
監管公告指出,今年6月16日至6月29日,“侯思銀”、“北京京振祥安全防范技術咨詢有限公司”、“三河市燕銘商貿有限公司”三個賬戶,在參與協議股票巴魯特交易的過程中,多次在尾盤時段以接近申報有效價格范圍下限的價格成交,嚴重影響相關股票當日收盤價;同時,上述賬戶還存在與特定關聯賬戶頻繁進行反向交易的行為。
股轉系統指出,上述交易行為構成股票交易違規,違反了《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試行)》第113條關于“申報或成交行為造成市場價格異常或秩序混亂”與“單個證券賬戶、或兩個行為以上固定的或涉嫌關聯的證券賬戶之間,大量或頻繁進行反向交易”的規定。
此外,“侯思銀”控制的多個賬戶曾于2016年1月14日、2月5日、8月31日、12月26日、2017年3月2日先后7次被采取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自律監管措施。但“侯思銀”無視前期監管決定,屢教不改,違規情節嚴重。
鑒于此,股轉系統將“侯思銀”、三河市燕銘和北京京振祥的違規行為列為“可從重實施自律監管措施”的情形。依次決定,對“侯思銀”等三個交易賬戶采取限制證券賬戶交易的自律監管措施,限制期為三個月,自2017年7月20日至2017年10月20日實施。
新三板在線發現,新三板股票巴魯特的交易異動自2017年開始。具體看來,自2017年1月16日,該股票共發生了15次股價交易波動,股票交易波動在-81.82%至400%。
而身處創新層、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巴魯特股價今年以來,股價最低1元/股,最高達50元/股。這期間,“侯思銀”在2017年3月1日出現,當天其作為賣方將所持股票轉讓給“馬曉嵐”,轉讓價格5元/股,股價波動達400%,也是該股票今年以來最大振幅。
不過,目前尚無法獲悉,股轉系統關注的時間段——2017年6月16日至2017年6月29日,“侯思銀”相關賬戶的交易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股轉系統此次限制交易的三個賬戶“侯思銀”、三河市燕銘和北京京振祥為關聯關系。后者的實際控制人均為“侯思銀”。
工商信息顯示,三河市燕銘成立于2015年3月24日,其股東有兩個,分別是侯思銀、楊會穎。其中侯思銀是第一大股東,持股比59.6%。但該公司主業并非投資,而是五金建材、消防器材、日用百貨、辦公用品、建筑材料、文體用品、勞保用品等業務。
而北京京振祥成立于2008年9月9日,唯一股東就是侯思銀,投資額500萬元。于2014年7月22日,注冊資本從10萬元增加至500萬元。該公司主業也不是投資,而是安全防范技術推廣、維修檢測消防器材、電氣防火設施、機動車公共停車服務等業務。
新三板在線發現,除了本次參與巴魯特交易外,“侯思銀”相關三個交易賬戶,還曾多次參與其他6家新三板掛牌公司的交易。
其中,三河市燕銘投資另一家新三板公司財貓網絡。新三板在線發現,截至2015年12月31日,侯思銀曾是財貓網絡目前第五大股東,三河市燕銘是第九大股東,另有財貓網絡另一股東“侯思新”持股1萬股。
而北京京振祥曾是富機達能(430061.OC)和時代地智(430200.OC)的第五大股東、金碩信息(430297.OC)和亞錦科技(830806.OC)的第九大股東,并曾在2014年是土星教育(430107.OC)的第六大股東。而“侯思銀”本人還曾在2016年是時代地智的第七大股東。
投資7只新三板股票3只被“借殼”
新三板在線進一步了解后驚訝發現,“侯思銀”控制的這三個交易賬戶曾投資的6家新三板公司中,有三家的是實際控制人、第一大股東曾發生變動。土星教育的實際控制人由劉海生變更為武莊,亞錦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由彭利安轉變為寧波亞豐電器有限公司,財貓網絡的實際控制人也從高明變更為李林。
其中,最為外界所知的莫過于亞錦科技,而該公司也是新三板最為外界知名的“借殼事件”之一。
2016年2月2日,亞錦科技發行26.4億股股份購買南孚電池60%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獲得股轉公司批準。至此,重組后大豐電器將成為亞錦科技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99.81%,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寧波亞豐電器有限公司,其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吳尚志、焦樹閣。2017年5月24日亞錦科技發布實際控制人變更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變為焦樹閣一人。
2016年2月,北京京振祥還是亞錦科技第九大股東,持6萬股,占比1.2%。到2016年12月底,北京京振祥就從亞錦科技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了。
而土星教育是一家做幼兒園教育信息化的公司。2016年年報顯示,該公司虧損近8千萬,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當時土星教育還叫朗銘科技,是智能卡及物聯網技術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作為最早一批掛牌的公司之一,公司業績不甚理想,至2014年,公司全年盈利僅10萬元左右。
2015年4月22日,該公司發布了收購報告書,武莊、楊志福、梁城、熊迪4位股東簽署《一致行動協議》,取代劉海生和馬茜成為朗銘科技新的實際控制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北京京振祥持股3.7萬股,持股比0.56%,為公司第6大股東。
財貓網絡,是被比特幣平臺火幣王“借殼”。財貓網絡主營業務是從事應用交付類技術和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以及網站建設、APP開發、資訊信息采購、自有內容生產和面向用戶的營銷推廣。2016年,該公司由盈轉虧,虧損1457.38萬元。
2016年1月,比特幣交易網站“火幣網”創始人李林通過轉讓系統購入般固科技(財貓網絡曾用名)80.3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4.32%。
當年2月4日、2月19日,李林繼續增持公司股份,最終持股比增至56.72%,成為財貓網絡的控股股東。4月27日,“般固科技”更名為“財貓網絡”。截至2016年末,李林持有財貓網絡369.2萬股,持股比例51.03%。
從財貓網絡資料可知,侯思銀曾是財貓網絡前第五大股東,持股29.4萬股,持股比4.52%。而三河市燕銘是第九大股東,持2000股。另有值得注意的是,財貓網絡另一股東“侯思新”,其持股1萬股。
三次“借殼”前后,“侯思銀”及其控制的三河市燕銘、北京京振祥,相繼悄然“消失”在前述三家掛牌公司的十大股東名單中,這不由令外界驚奇。
而在這三次“借殼”機遇中,“侯思銀”看來也是受益頗豐。只不知,該人士投資的時代地智、富機達能、金碩信息等另外三家掛牌公司,是否有新的動作?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