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0日舉行的江蘇發展大會“金融創新與實體經濟”專題論壇上,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祁斌、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鶴年、上海新三體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唐勇等多位大咖認為,中國應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助推實體經濟。
祁斌說,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在中國有兩大背景,一是中國經濟的轉型,二是金融風險的化解。目前多層次資本市場還不發達,一方面大量的財富找不到好項目投資,另一方面大量的企業找不到資金。在美國,資本市場是金字塔形,而中國是倒金字塔形,現在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1萬多家,有人就認為發展太快了,其實,還有較大的空間。在中國,要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不僅有三板,還應有四板(區域性交易股權市場)、五板(機構間市場)。在此之下,還有廣大的PE、VC、眾籌等,甚至到海外市場融資,也應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個環節。
馮鶴年在發言中認為,目前國內的資本市場,通過將近二十年的發展,和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差距逐步縮小。目前新三板市場發展迅速,超過了一萬家,雖然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也是發展中的問題。總體來說,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作用很大。比如:企業IPO,過去門檻很高,現在降低了,讓許多企業迸發出積極性,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唐勇經歷豐富,曾任天源證券(現九州證券)董事長、平安證券總經理、中國南航集團財務公司董事長、新希望(7.84 -0.13%,買入)集團常務副總兼CFO。他說,金融、實體,自己都干過,去年回到資本市場,創辦了上海新三體,專做新三板的服務,主要是想把在證券行業和實體產業中積累的經驗融合起來。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的未來,大量的創新型的、有成長性的中小型企業需要融資,需要參與資本市場,沒有三板市場的發展就沒有多層次資本市場?,F在新三板方興未艾,雖然已到了一萬多家,但還有2萬多家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