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今年1月出臺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姜耀東委員指出,互聯網+教育是我們“十三五”規劃的亮點之一,這也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國家的教育到了一個更快發展的階段,那么怎樣保證教育資源均衡化?怎樣保證教育質量更高?互聯網+是一種手段。
作為政協委員,姜耀東一直關注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積極倡導教育公平,在歷屆政協會議上曾多次積極諫言獻策。他認為,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是教育的兩種不同形式,在線教育是傳統教育的一種補充,未來在整個教育體系當中應該是互存的。當前的中國教育還存在不少短板,而補短板是一項量大面廣的工作,在線教育的出現,可以高效優化教育資源,彌補很多教室設施、人力物力上的不足,是中國教育補短板,實現教育強國彎道超車的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
而米雯娟則從在線教育從業者的角度評價互聯網+教育對教育發展的推動作用。她說:“多年的線下教育經驗告訴我,孩子們學習英語需要更多好老師的啟發和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在互聯網教育成了國家戰略的一個重點之后,我覺得如果有機會去用互聯網這個新的載體和形態,把學英語這件事變得更有趣更有效,能夠對小朋友的英語學習產生更大幫助,所以就選擇了去做少兒英語的在線教育。”
姜耀東表示:“在線教育這個市場將來會越做越大,但是在做大的過程當中只有精品和最優秀的教育才能保留下來,這就需要政府方面注意監管和引導,把好的在線教育模式和產品通過規范化的監管手段保持下去,而把一些差的、不規范的淘汰出去。同時,政府可以針對在線教育有所舉措,比如通過補貼,使廣大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到VIPKID這樣的優質教學資源,實現教育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