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0如此搞事情 到底有怎樣的商業“野心”?
11月3日,周鴻祎控制的360與金祖銘、金志峰實際控制的江南嘉捷(601313)達成了借殼協議。高達504億元的估值,加之其獨特的行業地位,360的借殼大動作無疑引起市場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在當下中概股回歸上市遇冷的大背景下,360與江南嘉捷的合作是否能成功也引發市場的諸多猜測。
作為一家明星企業,360的諸多產品,如電腦管家、360免費殺毒軟件、360瀏覽器等被廣為使用,再加上其掌門人周鴻祎特立獨行的性格,極具個人“英雄主義”的形象,令該公司自誕生之日起就頗為引人關注。
2011年3月,360順利在紐交所實現上市,開盤價27美元/股,收盤價34美元/股,較發行價上漲134.5%,其市值也達到59.5億美元,超過當時的“網紅”盛大網絡,上市首秀完美收官。
上市4年后的2015年,周鴻祎聯合其他投資者以每股51.33美元的價格私有化360,私有化的成本達到93億美元。也就是說,經過4年的發展,360的市值從上市之初的約60億美元增長到近100億美元。
360的私有化在當時有著特定的背景。2015年前后,中概股掀起了一股回歸A股的潮流,分眾傳媒(002027)、當當、學大教育等諸多知名互聯網企業,紛紛以私有化方式從美國資本市場退市,并謀求登陸A股市場,360也加入了此大潮。但隨著監管政策的變化,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當時回歸的中概股,除了分眾傳媒、巨人網絡(002558)順利實現借殼上市之外,其他企業并沒實現當初的戰略意圖,其創始人和主要股東也因私有化融資背負了沉重的債務壓力。360和周鴻祎亦是如此。在一次媒體溝通會上,周鴻祎透露,自己為完成360私有化背負了30億美元的借款,并把360股權和360大樓都進行了抵押,自嘲是中國最大的“負翁”。
從那時開始到現在借殼江南嘉捷,周鴻祎足足等待了2年。期間,市場上不斷有傳聞360要借殼某某上市公司,尤其是股票代碼中含3、6、0幾個數字的公司尤為引人“關注”。周鴻祎為此多次“辟謠”,聲稱360與概念炒作無關,任何關于360借殼的消息都是在造謠或者是炒作。誰將成為360的借殼標的,一度成為資本市場的重大的懸念。直到今年3月份,這個疑問才得以不再成為疑問。
2017年3月27日,天津證監局披露了360的上市輔導公告,此舉意味著360將以IPO而非借殼的方式登陸A股。今年8月份,天津證監局公告的信息仍然顯示360的上市輔導工作還在進行中。
就在大家靜靜等待360上會審核的時候,不走尋常路的周鴻祎再一次令市場驚訝——360要借殼江南嘉捷,頗有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味道。說意料之外,自然是從IPO變道借殼的非同尋常之舉,說情理之中,則是沉重的債務利息令其難以等待長久的IPO排隊。
這份借殼方案,看似常規卻又顯得有些與眾不同。
借殼方案——凈殼模式+資產注入
江南嘉捷是一家從事電梯生產的企業,2011年12月在上交所上市,實際控制人為金祖銘和金志峰父子,二者合計持股29.57%股份。如果不是此次與360合作,江南嘉捷在資本市場幾乎毫無知名度可言。不過江南嘉捷的代碼是601313,倒也符合360借殼代碼含3、6、0的說法。
360這次借殼大體按三步實施。
第一步:上市公司資產進行內部整合。
江南嘉捷將其全部資產、債務、人員、資質等生產要素,以劃轉方式全部集中在其全資子公司嘉捷機電名下。如此一來,江南嘉捷將成為一家控股性平臺公司,旗下直接擁有的資產只有嘉捷機電100%股權。
第二步,江南嘉捷轉讓嘉捷機電全部股權。
江南嘉捷以18.72億元的價格轉讓嘉捷機電100%股權,受讓方有兩方:江南嘉捷實際控制人金氏父子現金出資16.9億元受讓90.29%股權;360的全體股東受讓剩余9.71%股權,只不過支付的對價不是現金,而是其持有的等值360股份,約1.82億元。
第三步,360資產全面置入。
在完成上市公司現有資產置出,并注入360少量股權后,江南嘉捷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收購360股東持有的全部剩余股權。
在這次重組中,360的估值是504.16億元。據此計算,360的股東收購嘉捷機電9.71%股權所支付的對價是0.36%的360股份,江南嘉捷發行股份收購的是360剩余的99.64%股份。
由于360的主要財務指標均是江南嘉捷的數倍(表1),此次重組將構成借殼,因此也不能進行配套融資。
如果交易能夠最終得以成行,周鴻祎將以直接或間接方式控制江南嘉捷60.88%股權,成為江南嘉捷新的實際控制人,金氏父子的持股比例則下降到1.74%(表2)。
360董事長周鴻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還透露,360一直在考慮投資及收購小公司,自IPO(首次公開招股)以來,已投資超過100家公司。
據不確定消息,360在移動互聯網投資有:360智能語音,fit便簽,生日管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