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新三板三季報披露工作,正式告一段落了。Wind數據顯示,截止10月31日,共有140家新三板公司披露了三季報,其中近六成凈利潤是增長的,更有32家公司凈利增長翻倍。不過“詭異”的是,業績最好的行業,近期一直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備受煎熬”,幾乎可以說到了被全民討伐的地步……
32家公司凈利翻倍
據Wind數據,140家披露三季報的公司中,營收正增長的有88家,占比63%。其中營收增長超過100%的有13家,降幅超過50%的有5家。
增幅最高的是從事節能材料和節能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的晶淼材料,當期營業收入6200萬元,同比增長22.8倍。
下滑最嚴重的是戴上帽子的ST昌信。這家蘇州的小額貸款公司,如今深陷實際控制人失聯,被立案調查的漩渦。當期實現營業收入僅240萬元,同比下滑89%。
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有8家。鋼銀電商以515億元位居第一,其后是九鼎集團和齊魯銀行,營收分別為59億元和40億元。
從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看,140家公司,凈利潤正增長的有80家,占比57%。
凈利潤過億的有16家,齊魯銀行以14.7億元的凈利潤傲視群倫;九鼎集團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降幅達到45%,但還是以近7億元的規模,位居第二。
這16家凈利過億的公司中,從事游戲業務的英雄互娛和從事移動互聯營銷的易點天下,是僅有的兩家和金融業務無關的掛牌公司,凈利潤分別達到3.9億元和2.7億元。
從增長幅度看,凈利潤增幅超過100%的有32家,占總體的23%。
網貸平臺在罵聲中大賺
由于新三板信披要求具有金融屬性的掛牌企業要披露季度報告,所以三季度報告的披露主體也是各類金融類企業。
Wind數據顯示,140家披露三季報的新三板企業中,有73家是金融類的企業,占比超過50%。
這些有金融屬性的企業,最受關注的當屬私募機構。有趣的是,凈利潤增幅最大和跌幅最大的前十名,私募機構都占據半壁江山。
從上圖可以看出,金融類企業凈利潤增幅前十名中,私募機構菁英時代、浙商創投和久銀控股位居前三,另有天圖投資、銀紀資產和同創偉業也位列其中;
凈利潤跌幅前十名中,私募機構思考投資、美世創投和聯創投資位居三、四、五名,還有富海銀濤、九鼎集團分別位居第七、十名。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兩家“金融企業”——萬惠金科和嘉銀金科,成為新三板三季報業績增長的雙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