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宏略已經在謀求轉型。
2015年登陸新三板時,遠大宏略主要產品是”電商快遞云”,做的是互聯網承接電商與快遞的增值服務平臺,提供財務、發貨、倉儲管理以及資源合作對接服務等,每年都能實現盈利。
2016年3月,賀衛決定,要調整方向,做創新和概念性的東西。“主要還是上新三板后,心態不一樣了,公司要做大。”
遠大宏略新增了兩塊業務,一是向軍工企業轉型;一是子公司“車聯網+社交+電商”的車語APP,車語APP是進行平行進口車跨境電商平臺,也是豪車車主之間的社交平臺。
“我的思路很清晰,軍工業務能實實在在帶來利潤,而車語是一個很好的互聯網產品。”
車語APP是遠大宏略投資孵化的子公司——北京車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車語”)的產品。賀衛打算,明年把車語推上新三板或者香港的創新板。
“車語的收入增長很快,有很好的概念。”有了之前的掛牌經驗,車語的審計、股改等方面,都在依照新三板標準做,“掛牌新三板會很順利。”
賀衛對車語的打算,是走“資本+產業集聚”的路線。“車語掛牌新三板同時,我們就要做定增。融資,增加流動資金,把公司做大。”
這些上了新三板的企業家們,經營思路的改變很明顯。用楊明的話說,“以前操心的是業務,現在更多會操心資本。”
“我們也在轉型做互聯網,這樣估值會比較高嘛”,楊明希望公司能得到市場認可,“努力爭取明年上創新層,萬一政策紅利來了呢?”
但和賀衛不一樣的是,因為行情冷淡,楊明對新三板有些失望:“一開始上三板的時候,我是想把企業做到特別大的,想著我來融資,然后發展業務,從而推動公司市值增加。但目前這個階段,忘掉新三板可能會更好,要專心做業務。”
“不再關注行情,回歸公司專心做業務”,這是今年以來,讀懂君在新三板企業家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畢竟,這個市場已經冷清了一年多,多強烈的欲望都會被淡化。
身處新三板的人在試圖忘掉新三板,但新三板卻并未被忘掉。
讀懂君的一位親戚,在某十八線城市買了塊地,原本是打算開賓館掙點小錢養老的,但通過讀懂君的朋友圈關注到了新三板。
最近,他滿面紅光斗志昂揚地問讀懂君,“你幫忙看看,我這塊地,搞個智慧農業的概念,能不能在新三板賣股票?”
以上就是新三板最新消息,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頻道。(原標題:中小企業家,你的欲望,因新三板膨脹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