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日晚記者發稿時,新三板共有293家公司發布了2017年半年報。這些公司凈利潤合計24.53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202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105家公司增幅超過100%。從行業方面看,手游、大數據、環保等新興行業增長明顯。而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得不少中下游企業成本上升。
202家公司凈利潤增長
根據統計數據,上述293家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合計為330.13億元,同比增長31.4%;實現歸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為24.53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202家,占比為68%;同比下降的公司91家,占比為32%。已發布半年報的293家公司總體業績良好,近七成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
在凈利潤同比增長的202家公司中,增長幅度在100%以上的公司105家,增幅在30%-100%的公司52家,增幅在0-30%的公司45家。而凈利潤同比下降的公司91家。其中,下降幅度超過100%的公司31家,下降幅度在30%-100%的公司35家,下降幅度在0-30%的25家。
數據顯示,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100%的公司占293家發布半年報的公司比例達到35%;而增幅較小的公司數量占比也小,為15%。相當多的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實現大幅增長。同時,業績大幅下降的公司占比達到11%。業績分化比較嚴重。
從反映盈利能力的凈資產收益率看,在上述293家發布半年報的公司中,加權凈資產收益率為正值的公司232家,占比為79%;57家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負值,占比為19%;另有4家沒有數據。
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變化情況看,147家公司凈資產收益率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增長,占比約為50%;下降的公司112家,占比為38%。這顯示出已發布半年報公司中近4成盈利能力同比出現一定幅度下降。
業內人士認為,盈利能力下降存在多方面因素。從相關公司內部情況看,報告期內凈資產增加較多是其中一個因素。這應該是與去年以來特別是今年上半年不少公司完成了股份增發有關。增發完成后,部分公司凈資產增加較多,但這些資產發揮出效益仍需一定時間,短時間內表現出盈利能力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293家公司中,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負值的公司163家,而上年同期則為169家公司,占比分別達到56%、58%。不少公司在日常經營中面臨現金壓力。今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有所好轉,但改善不明顯。
截至8月1日記者發稿時,新三板共有67家公司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預增的公司為37家,預減公司兩家,續盈公司1家,續虧公司1家,首虧2家,扭虧12家,略增10家,略減兩家。整體看,預喜公司(預增,續盈、扭虧、略增)為60家,占比約為90%;預降的公司(預減、續虧、首虧、略減)為7家,占比為10%。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