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數據顯示,目前歸屬于醫藥生物行業的新三板掛牌公司共有195家。其中,醫療器械類公司有65家,是新三板醫藥公司分類中掛牌家數最多的醫藥公司類別;其次,中藥(29家)、醫療服務(23家)、西藥(22家)、化學原料藥(21家)等4個類別也有20家以上的公司進入新三板。
不難看出,新三板上已經形成了醫藥行業的垂直板塊。但因為較高的門檻,相關的醫藥公司如果采用常規的信息披露格式并不能有效地反饋公司的情況。
因此,全國股轉系統也召集了相關公司和投資機構希望就醫藥行業的差異化信息披露問題進行完善,下一步或推出針對醫藥類企業的差異化信息披露指引。
一位與會的人士透露:“部分代表認為目前醫藥行業在新三板掛牌時,相關內容過于寬泛,模糊,建議要對醫藥行業競爭,行業標準等做出具體的信息披露規定。另外,還有部分代表認為需要借鑒醫藥類企業在主板的招股說明書,進一步完善差異化信披工作。”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監管層也針對性地向與會機構征求了對醫藥企業在非財務核查部分的關注重點以及對醫藥企業在財務核查部分的商業賄賂、應收賬款管理等方面的偏好等。
前述人士講道:“我認為監管層的重點是如何通過推動醫藥企業這類專業性、特殊性的行業通過差異化的、有針對性的信息披露引導機構有效地篩選企業,提高投融資效率。”
“從成熟市場,包括咱們A股市場的經驗來看,需要盡快推廣不同行業差異化信息披露體系,垂直行業越多,這種需求也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