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關于新三板的分層,市場也是給予了很高的制度紅利預期。對于分層,全國股轉系統也曾表示是為進行制度的差異化安排,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監管要求和提供差異化服務。許小恒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分層只是個開始,其他相關配套政策有望隨后推出。
許小恒補充道,從未來看,新三板企業擴容,化解監管壓力;做市機構擴容,解決壟斷矛盾;公募資金進場,緩解價格畸形;投資門檻降低,平衡市場供需;集合競價推出,建成真正股市;實現層級轉換,形成持續動力。許小恒還坦言,目前的新三板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流動性不足在正式分層后更為明顯。短期分層后,創新層企業并沒有享受到所謂的政策紅利。相比于A股上市,在知名度、融資、配套服務等方面,差距較大。去年設立創新層,然而至今沒有圍繞創新層的配套措施出臺。不過,未來在融資、交易制度方面,創新層的公司有望優先試點,未來制度紅利可期。對此,許小恒解釋道,首先,私募基金參與新三板做市試點即將成行,這些機構首選做市標的范圍很可能集中在創新層。其次,公募基金入市、qfii以及RQFII等也有可能陸續進駐,并有望在創新層先行先試,優先股也可能在創新層試行。最后,再分層可能從創新層先行先試。
實際上,關于再分層的消息今年初在市場上曾引發熱議。彼時,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對于再分層后精選層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改善新三板流動性的考量,通過新三板各層次差異化發展,為未來實現新三板轉板奠定基礎。新鼎資本董事長張弛當時也表示精選層推出將有望實現新三板與A股市場的對接,推出轉板制度。
此外,布娜新認為,今年的分層調整之后,股轉對于后續的配套制度肯定是有想法的,這從共同的維持標準就能看出,創新層的企業需具備一定的可流通股份,這才是改善流動性的前提之一。結合去年底新版投資者管理辦法,今年的創新層紅利可期待相關交易制度的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