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用第一部分的凈利潤區間分布觀察做市板塊的估值體系。由于虧損企業的估值較難衡量,因此暫以市值代替,統計發現76.39%的虧損企業市值在0~4億這個區間內,其中又以0~1億和1億~2億這2個區間企業居多,市值在10億以上的虧損企業有16家,其中市值最高的為神州優車,達到457.71億元。
對凈利潤為正的企業,按區間分布統計其市值區間、估值區間、平均估值和估值中位數等指標,結果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
(1)不同凈利潤區間的做市企業PE最小值相近(4X~6X),最大值相差很大(31.87X~497.3X),并且凈利潤7000萬以上企業的最大PE(47.68)與創業板平均PE相近;
(2)凈利潤在0~1000萬區間內的企業的平均PE(62.8X)和PE中位數(37.25X)都明顯高于其他區間內企業,且隨著凈利潤的增大,平均PE和PE中位數逐步變小(凈利潤在5000~7000區間內企業除外)。
(3)在不考慮凈利潤0~1000萬區間內的做市企業時,凈利潤在5000~7000萬區間內的做市企業平均PE(26.47X)和PE中位數(21.87X)最大,估值溢價最明顯。
我們在第一部分講到,整個做市板塊以抗風險能力偏弱的中小微企業為主,而凈利潤在0~1000萬區間內的這部分抗風性能力偏弱的做市企業享受到了市場給予的平均PE 62.8X,PE中位數37.25X的最高估值溢價,反映出做市板塊一定的估值泡沫,而相對抗風險能力更強成長性更為穩健的凈利潤在7000萬以上的這部分做市企業存在明顯的估值洼地。凈利潤區間在7000~10000萬元區間內的做市企業平均PE16.81X,PE中位數16.87X,PE最大值31.87,三個指標均為最低值。
對凈利潤區間在0~1000萬和7000萬~10000萬2個區間內的做市企業的PE分布進一步統計,凈利潤在0~1000萬的做市企業有461家,其中PE在30X以上的企業275家,PE在21.87X~30X區間內的企業65家,15X~21.87X企業73家,10X~15X企業37家,10X以下企業11家,73.75%(340家)的企業PE在21.87X以上,考慮到凈利潤在1000萬以上的各個區間內做市企業PE中位數均小于21.87X,意味著這340家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做市企業享受到了比他們抗風險能力更強的403家做市企業更高的估值溢價;凈利潤區間在 7000萬~10000萬的做市有26家,其中PE在10X以下企業3家,10X~15X企業8家,15X~20X企業6家,20X~30X企業8家,30X以上企業1家,只有9家企業享受到20X以上估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