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期間,大盤的意念盤在眾多股民的心中已經漲停了。可是真正開盤,大家發現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大盤已經積重難返,兩市高開之后迅速進入出貨行情,你賣我也賣,機構、游資、股民紛紛搶跑,上證在中午收盤時險些跌綠!
一次又一次,“老鄉別走”的情節已經令人產生免疫力了。盡管節假日期間管理層釋放了重大利好,但周三前2個小時,滬指的成交量只有1073億,與節前半天成交量相差無幾,這說明什么?給再多的糖豆,也吸引不了場外資金入場!
在上證位于3000點與3100點之間的時候,管理層出臺了多項利好,國家隊也多次入場救市,因此這個區域是“政策底”的概率相當大。“市場底”雖然往往在“政策底”之下,但兩者之間的距離通常并不遠。
端午節大利好之下,兩市走出如此尷尬的走勢,顯示了市場人氣的匱乏。筆者認為,兩市頂多再沖高一天,就要繼續走探底之路。不過,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利好皆無效、高開全搶跑”恰恰是熊市最深處的特征,因此今年6月份形成2017年低點的概率還是相當大的。從歷史上看,2005年的998點,2013年的1849點,這兩個“世紀低點”均產生于當年6月份——此刻雖然黑暗,但黎明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