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消息,新三板企業出現了“扎堆”轉戰IPO的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接受IPO輔導的新三板企業已超過400家。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數據,在目前受理首發申請的600余家企業中,近90家來自新三板。業內人士認為,新三板企業熱衷IPO,與新股發行提速密切相關。一季度共有135家企業完成首發上市,其中包括拓斯達(300607)等多家新三板企業。
去年8月份出臺的《“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明確,強化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融資、并購、交易等功能。此外,《關于促進創業投資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也要求完善新三板的交易機制,改善市場流動性。
據了解,證券法修訂草案二審稿增加了關于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原則規定:將證券交易場所劃分為證券交易所、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新三板)和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區域性股權市場三個層次。
“若本次草案二審稿最終通過修訂,這意味著新三板市場定位得到法律層面的明確,未來發展將達到新的高度。”廣證恒生分析師袁季表示,隨著新三板的不斷發展,其戰略發展趨勢的確定性愈加明確。
新三板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成為連接一、二級市場的重要“中場”,為資本市場帶來新架構、新生態、新模式。上海一位投資人士指出,隨著新三板戰略發展趨勢的確定性基本達成共識,投資窗口逐漸打開。建議投資者抓緊目前的投資窗口期,立足戰略與中長期投資原則,尋找優質標的,進行投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