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近日,華爾街日報給出的報道稱,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公司是否違反向伊朗禁運的有關制裁。目前尚不清楚司法部的調查進展到多遠,以及正在探索哪些具體的指控。消息一出,立刻引來外界的廣泛關注。
其實在這之前,華為已經放棄了進攻美國市場的愿望,對于此次傳出的被美國商務部調查的時間,他們從不再評論到現在公開回應,也是顯得很霸氣。
據報道,針對外媒昨日有關“美國將調查華為”的報道,華為聲明稱,華為遵守其開展業務的國家的所有適用法律和監管規定,包括適用的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關于出口管制和制裁的法律與監管規定。
雖然華為方面反應平淡且冷靜,但還是讓華為遍布全球的小伙伴們嚇了一跳。消息發生后,美股、港股及A股市場上的華為供應商及合作伙伴股價出現震動。
華為被調查傳聞一經出現,美股首當其沖,美國半導體公司股價紛紛下挫,Inphi跌11.81%,NeoPhotonics跌6.7%,美國知名芯片制造商英偉達、AMD、高通等股價悉數下跌,延續了美國科技股最近集體暴跌的頹勢。
今天,港股上市公司中國軟件國際、舜宇光學、瑞聲科技、比亞迪電子等華為概念股紛紛下挫。其中,中國軟件國際開盤大跌,最終收盤于每股5.57港元,當日跌幅達到15.86%。此前有券商研報數據顯示,中國軟件國際約一半的營收來自華為。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在事態尚未明朗之前,大可不必恐慌與悲觀。事實上,就算華為真被調查也并不奇怪,因為美國對華為的調查就沒斷過。
早在2016年,美國財政部已向華為發出行政傳票,指控華為違反制裁規定。
2017年年初,美國司法部旗下的聯邦調查局(FBI)和財政部旗下的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再次對華為進行相關調查。
據悉,上述調查似乎一直沒找到不利于華為的致命證據。因此美國政府只能通過采取進一步的措施來限制華為在美國的業務。
2017年12月,特朗普簽署法案,禁止華為和中興通訊設備參與美國核武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參眾兩院的立法者也發起了一項法案,禁止美國政府及其承包商使用華為和中興通訊的電子產品。
2018年1月,美國CES大會期間,華為原本已經宣布將通過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AT&T正式在美國銷售智能手機。沒想到的是,AT&T卻突然宣布取消與華為的合作,讓業界一片嘩然。
在2018年4月17日舉行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在被問到如何看待美國商業環境的變化時,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回應稱,中美之間的關系比較復雜,華為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服務,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此外,華為消費業務集團首席執行官余承東上月在巴黎發布P20的時候表示,即使沒有美國市場,華為也將是世界第一。
此前,華為發布的2017年年報顯示,華為全球銷售收入6036億元,稅后凈利潤474.55億元,近十年的平均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9.09%和22.13%。
對于華為被調查一事你怎么看?你認為美國司法部會心想事成嗎?
想了解更多財經內容,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