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針對因違反美國政府的制裁禁令,中興通訊再遭美國制裁一事,有多位微博認證博主發文稱,已年愈七十七歲的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周一聽到消息后就立馬為此事開始四處奔波,并曬出一張推著行李箱在機場忙于轉機的照片。
中興通訊向新浪科技確認稱,該圖片的三個人分別為董事長殷一民、總裁趙先明以及創始人侯為貴(中)。
網友紛紛評論表示,老爺子堅毅的背影讓人動容,希望中興挺住。
侯為貴在任期間抓住了通信市場的三大機遇:CDMA、小靈通、手機。
CDMA(CDMA是碼分多址的英文縮寫(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它是在數字技術的分支--擴頻通信技術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而成熟的無線通信技術。)
1995年,CDMA項目初露端倪,中興通訊開始并沒有大手筆地投入CDMA項目,而是先進行了前期摸索跟進。到1998年,中興加大投入,與聯通結盟共同開發CDMA。在2001侯為貴年聯通啟動CDMA項目、網絡建設大招標中,中興拿到了10省交換及基站系統采購合同,占7.5%市場份額。在2002年聯通CDMA二期招標中,中興再次中彩,奪得15%的份額。
小靈通
2002年許多廠商對小靈通市場并不看好市場機遇面前得以體,侯為貴敏銳地察覺到了小靈通業務背后隱藏的商機。2002年底,國家政策松動,小靈通的需求突然呈現爆炸性增長。在"突然"出現的市場機遇和巨大的市場空缺面前,許多廠商措手不及,而中興則能夠迅速調整到位,及時切入小靈通市場;
手機
2002年,隨著國產手機市場份額急劇擴大,中興手機異軍突起,進入高速發展階段。侯為貴解釋中興通訊之所以選擇進入手機市場,一是由于手機市場巨大的增長潛力,二是中興通訊在GSM、CDMA、PHS領域的相關技術基礎和對運營商經營運作的深刻理解。2003年中興三大類手機銷售量達到450萬部,歲末月銷量居然達到創記錄的100萬以上,目前手機銷售額已占到中興總銷售額的近20%。
2004年,中興通訊在香港聯交所正式掛牌,標志著中國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H股市場成功上市。在國外市場,他通過實行"戰略國家市場戰略",不斷在若干人口眾多、電信發展潛力巨大的國家取得市場突破,是國內最早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通信設備制造企業。他和他領導的中興通訊一直保持著穩健和務實的經營作風,首創"國有控股、授權經營"的機制。
經典語錄:
1、便宜貨里面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現在因為很多冒牌的假貨充斥一些市場,所以它也賣得很便宜,把價廉物美的概念慢慢就沖淡了,事實上就有一些產品價格并不是太高,但還是質量比較好;有的產品價格很高,但未必質量就好。
2、中國應該說技術人才還是比較充裕的,所以能夠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有高技術低成本的優勢。
3、賺錢的事情也是二八原理,實際上真正有利潤的產品的訂單也就是20-30%,其他的單子都是微利或者保本,也有少量訂單是賠錢的,是為了占市場,為了以后能夠多賺一點。
社會評論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人內圣外王的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者身上同樣適用,而這種思想在侯為貴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對外大肆攻城掠地之時,中興對內的管理也更加具體和細致。
業界評價
盡管中興已經很成功,但他卻有清醒的認識:"本土電信設備商的實力好比國內的許多體育項目,在亞運會上實力不凡,但還不能稱雄奧運賽場。當然,比中國男足肯定強多了。"他希望每個員工多看到中興的陰暗面,看到了未來的不確定性。
如果你是中興通訊創始人,你會如何應對當下的局面?
想了解更多財經內容,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