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美國東部時間4月1日,特朗普上周再次發(fā)推,劍指網(wǎng)購巨頭亞馬遜,細數(shù)其三大罪狀。其中包括其公司沒有為州政府和地區(qū)政府交納足夠的稅、肆意使用美國郵局系統(tǒng)為其送貨、并且導致千萬個零售商退出商業(yè)競爭。受此影響,亞馬遜上周股價下跌6%。其實,比收稅更嚴重的是亞馬遜日益猖獗的假貨問題,而目前該公司還沒有一個真正有效的措施去應對。
亞馬遜漏洞頻出 假貨屢禁不絕
從今年開始,亞馬遜與聯(lián)邦海事委員會( Federal Maritime Commission )達成協(xié)議,可以允許境外賣家通過海運,郵寄給亞馬遜運營中心以節(jié)省成本、提高效率。這給境外假貨提供了可乘之機。根據(jù)經濟合作發(fā)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的數(shù)據(jù),2013年假貨交易占據(jù)了全球出口額的2.5%,其中63%的假貨商品產自中國,其余則來自土耳其(3.3%),新加坡(1.9%)和泰國(1.6%)。亞馬遜的平臺就是假貨交易的主要途徑之一。根據(jù)CNBC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40%的亞馬遜賣家來自于第三方平臺。從2015年之后中國賣家的銷售成倍增長,公司的利潤率也增加到了20%。
亞馬遜的捆綁式庫存機制為假貨賣家的發(fā)貨地提供了可以操作的漏洞。這些賣家通常會在肯塔基或其他地方建立倉庫,然后用多種不同賬號販賣來自于同一個地方的貨物。產品圖片直接從正品賣家中復制。為了防止消費者起疑,假貨通過亞馬遜的運營中心(Amazon Fulfillment Center)發(fā)出,亞馬遜可以從中收取一定的傭金。貨物郵寄的地址則顯示當?shù)貋嗰R遜運營中心的地址。通過這種方式,買家根本無法獲取賣家的真實地址和聯(lián)系信息。
即使隨后消費者投訴或者賣家發(fā)現(xiàn)不同商家在仿照品牌,亞馬遜的處理方式是:需要把真假貨物一起送到亞馬遜進行檢驗。漫長的投訴過程和高昂的驗證費用往往使亞馬遜平臺上的中小型賣家無力處理。即使亞馬遜封鎖了假冒賣家的帳號,賣家可以通過注冊新賬號的方式很快卷土重來。亞馬遜的Seller Central上,通過A9算法將賣家排名分為轉化率、相關性和買家滿意度和留存度幾個要素。 其中,轉化率受產品的銷量排名、買家評論、質量和價格等因素影響,占算法比重最大,買家對賣家的評價和關注成為了成敗的關鍵。而在Fiverr.com上,可以輕易以5美元的價格為自己的產品購買“好評”。
亞馬遜中小型商家成最大犧牲者
當賣家品牌在亞馬遜上被仿造之后,影響的不僅僅是營業(yè)的下滑,更是對于品牌信譽度的巨大虧損。買家由于無法直接聯(lián)系到品牌的發(fā)貨源,往往把原因歸結為這個品牌自身,最后在網(wǎng)站上的負面評價會直接擊垮品牌的后續(xù)銷售,也極大的影響到了獨立品牌在沃爾瑪?shù)却笮统械男抛u度。品牌只能選擇把消費者引向自己的網(wǎng)站,或者干脆關閉亞馬遜的銷售渠道。
一位來自紐約和新澤西的商標專利代理Michael Feigin表示,他聽到越來越多的亞馬遜商家抱怨假貨的問題。他幫助客戶處理假貨在亞馬遜清單上移除的進程,最后只發(fā)現(xiàn)假貨現(xiàn)象越來越猖獗。從另一方面上來講,假貨賣家也針對亞馬遜的這一漏洞,向正品賣家進行投訴,以延長暫時的寬限時間獲取更多利潤。他說:“這就像是當年美國西部淘金時代一樣,如果你去中國賣貨,那要經歷一系列的貿易限制,而從中國公司運向亞馬遜的商品卻暢通無阻。”
亞馬遜打假需步淘寶后塵
自2015年之后,亞馬遜就采取不同的法律措施來打擊假貨商販。亞馬遜鼓勵品牌在其網(wǎng)站上注冊——甚至包括那些并不通過亞馬遜銷售商品的品牌。一旦注冊成功,亞馬遜就會要求所有商家提交相應品牌的授權許可。在2016年,亞馬遜與耐克公司共同嘗試這種模式。但是假貨問題已久屢禁不絕。
在這個問題上,阿里巴巴早就深受其害,不得不采取“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的方式杜絕后患。目前阿里巴巴每年打假直接投入資金成本約在10億元,并且建立一支2000人的專業(yè)打假隊伍。1月10日,阿里巴巴對外發(fā)布《2017年阿里巴巴知識產權保護年度報告》。在阿里巴巴平臺上,已關閉24萬家涉嫌售假的店鋪。
亞馬遜全球副總裁埃里克-布魯薩德(Eric Broussard)表示,2017年,亞馬遜全球店鋪的總營收中,超過四分之一來自跨境交易,相較2016年的增幅超過了50%。美國以外的,特別是來自中國的賣家,給亞馬遜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也使得亞馬遜提供了比對手更加豐富的商品選擇。想要吸引國際賣家,亞馬遜的打假道路才剛剛開始。如果不真正得到重視,后果也許不只是股價下跌那么簡單了。
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
小伙擺攤求見馬云:自稱有幾十萬億創(chuàng)業(yè)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