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在條碼支付新規正式執行的第一天,中國銀聯和微信支付正式牽手合作了。
中國銀聯發布公告稱,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規范支付創新業務的通知》(銀發〔2017〕281號)和《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
銀聯稱,與微信支付已完成系統對接、聯調測試和生產驗證,各項準備工作全面就緒。即日起,中國銀聯面向收單機構提供微信支付條碼支付業務接入測試服務,各收單機構可登陸銀聯開放平臺獲取相關文檔,根據中國銀聯和微信支付的指引分批接入。
這一合作的背后,是第三方支付直連銀行這一模式的大限的到來。
針對部分支付機構與多家銀行或支付機構直連進行商戶拓展的情況,在央行去年底發布、并在4月1日執行的的條碼支付規范中明確要求,銀行、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支付業務涉及跨行交易時,應當通過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處理。
而出身均背靠央行,同樣擔任轉接清算的角色的銀聯和網聯,是目前僅有的兩家“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
為重返網絡支付轉接清算市場,銀聯在1月29日將新一代銀聯無卡業務轉接清算平臺向各類成員機構全面開展大規模的各類業務承載服務。
“雙方將排除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加班加點開展工作,確保系統對接在政策規定的時間點前投產上線。”銀聯稱。
而在央行的定位中主要處理支付機構發起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的網聯平臺,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斷直連”。
根據網聯平臺最新交出的成績單,截至截至3月31日,其已接入并啟動遷移340余家銀行以及100余家支付機構,累計完成資金交易轉接清算100多億筆,成功交易金額近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微信和支付寶已經在去年向網聯切量。
目前,尚未有支付寶與銀聯合作的進一步消息落地。
“在做好微信支付條碼支付業務轉接清算服務的同時,中國銀聯也做好了為其它機構提供轉接清算服務的準備。”銀聯稱。
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