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據日媒報道,日本國會正在審議旨在向出境的人征收“國際觀光旅客稅”的法案。
據了解,日本自民黨和公明黨去年敲定的2018年度執政黨稅制修改大綱顯示,將從2019年1月7日起導入新稅“國際觀光旅客稅”,在訪日外國游客及日本人出境時征收每人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59元)。這將是日本自1992年的地價稅以來,再次新設永久征收的國稅。
資料顯示,日本從1992年開始征收特別地價稅,其要義是無論地價上漲還是下跌,即使不進行交易,凡是土地持有者都必須 向政府繳納土地持有稅。具體做法是每年對土地升值情況進行評估,并按照新的地價標準征收1.4%的持有稅,大大增加了 開發商持有土地的成本,迫使開發商及時開發土地,促進土地的有效利用,抑制過快上漲的房價。另外由于土地持有稅屬于國 家稅收,具有強制性,從而使得這個制度得以嚴格執行。從實際來看,這一招非常見效,很快就平息了囤地現象,也為結束日 本房地產泡沫立下了頭功。
來源:網絡
據悉,所收稅金將瞄準實現在舉辦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2020年,訪日游客達到4000萬人次的政府目標,用于提高活用最新技術的出入境手續便捷性的舉措以及地方的觀光政策等。
新稅的征收方法是:乘坐飛機或客船從日本出境時,向每人每次征收1000日元。針對乘飛機出境的人士,新稅將追加在機票費上征收。飛機與船只的乘務人員、不滿2歲兒童以及過境旅客不屬于征收對象。
方針案強調該稅收不會用于國家公務員的勞務費或國際機構的分擔費用。盡管方案寫入為防止浪費、確保用途的透明度,將開展行政項目評審并舉行專家會議,但其把關功能的實效性尚不清楚。
另有數據顯示,2016年日本共接待中國游客637萬人次,較上年增長28%。日本旅游主管部門發布的訪日外國人消費動向調查顯示,2016年訪日游客的消費總額累計達到3.7476萬億日元(約合2280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內地游客消費額占比超39%,位列消費榜首。同時若以2016年訪日游客和日本人合計約4000萬人出境進行計算,那么稅收收入約為400億日元,是觀光廳2017年度原始預算(210億日元)的近2倍。
擔任政府研討會會長的一橋大學研究生院商學研究科教授山內弘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日本政府征稅的目的及面臨的課題指出,日本政府希望以旅游業為龍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所以一直在推行吸引外國游客的政策。
山內弘隆認為,日本非常歡迎海外游客前來度假,但同時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比如,有些景區擁擠不堪,有些地方因為公交車上游客過多而影響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對于這些狀況,政府應該出臺必要的補救政策。
不過,目前,征收國際觀光旅客稅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能否得到納稅人的理解。要想獲得納稅人的理解,就必須讓這筆稅款切實造福于他們。
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彥鋒對記者表示,日本征收"國際觀光旅客稅"會對消費有抑制作用,影響海外游客的到訪量,對旅游服務貿易不利。但同時,日本既然能夠出臺觀光旅客稅,一是說明對本國的旅游吸引力有信心;二是消費稅有利于調整到訪游客結構,增加更多的高消費群體。
如果“國際觀光旅客稅”施行,你還會去日本旅游嗎?你認為該稅收合理嗎?
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