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寒冬的農村大集,一個不起眼的餅攤吸引了眾人的眼球,年輕的小哥用搟面杖撐著一張巨大的餅,一點一點的在餅鐺里烙,制作方法非常稀奇,令眾人嘖嘖稱嘆。攤子上兩名小哥相互配合,一個負責搟餅,另一個則負責烙。
搟餅的小哥叫李建倫,今年剛剛20歲,跟自己的同伴一樣,都是大學二年級的在校生。李建倫將一團面搟至如紙一般薄,然后用搟面杖撐起,地道自己同伴的手中。
“這叫東北醬香餅,是東北一道特色的美食,在學校里就非常受歡迎。”兩個年輕的大學生都是附近村里的孩子,如今學校已經放假,回家后他們就又合計著去附近的大集上做醬香餅,為下學期攢點生活費。
同伴將薄如紙的面餅一點一點的放入餅鐺,餅與熱油相遇,發出呲呲的響聲,頓時四周香氣彌漫。
沒多久,整張餅就被放入餅鐺。一旁的李建倫說餅馬上要熟了。
醬香餅,當然要有醬。比起李建倫,同伴幾乎沒說一句話,只顧著自己埋頭做餅,他均勻的往餅上刷上醬汁,一種濃郁的香味有撲鼻而來。
“這是特制的醬料,只有配上這種醬料,餅才最好吃。”李建倫介紹說。
“還要撒上專門的香蔥,這香蔥可比普通的蔥貴多了,但味道卻是普通大蔥沒法比的,還有這醬,進價也不低。”李建倫說。 “八塊錢一斤,先嘗后買,保準好吃。”餅出鍋,李建倫也在一旁吆喝了起來。一張餅不到二斤,很快就賣了出去。
聽說兩個小哥都是在校的大學生,攤子前看熱鬧的人中竟有人發出冷笑。“上學不好好學習,咋做起餅來了,天天在學校里做餅,還有時間上課么?”一旁的大媽突然冒出一句。似乎聽慣了這種話,李建倫和自己的同伴并沒有在意。
“父母都是農民,家庭條件并不好,學了這門手藝后我倆就用課余時間做醬香餅,最多的一個月我倆掙了五千多,從那時我就沒再向家里要一分錢,我們只是拿別人玩游戲的時間來賺點錢,根本沒有耽誤學習。”面對別的嘲笑,李建倫的幾句話就讓眾人收起嘲笑,對他們肅然起敬。
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