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近日表示,全世界每天有超過 17.5 萬名兒童第一次上網,平均每半秒鐘就會新增一名兒童網民。它警告,對數字世界的訪問既讓兒童受益并擁抱巨大機遇,也讓他們置身于大量的風險與傷害之中,例如接觸到有害內容、遭受性剝削、性侵、網絡欺凌以及個人信息被濫用等。
“每天,有成千上萬的孩子第一次使用互聯網,他們在網絡世界中面對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其中許多風險才剛剛為外界所了解,尚無有效的應對方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數據、研究與政策部門主任勞倫斯·錢迪(Laurence Chandy)說,“雖然各國政府和私營部門在制定政策和措施消除最嚴重的網絡風險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我們仍須做出更多努力,充分理解和保護兒童的網絡生活。”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年度旗艦報告《2017年世界兒童狀況:數字時代的兒童》顯示,全球互聯網用戶中三分之一是兒童,但在保護兒童免受數字世界潛在危害、守護兒童上網活動所產生的數字蹤跡,并為其提供更多訪問安全且優質在線內容方面,相關的工作仍遠遠不夠。
該報告明確指出,保護數字世界中的兒童免受傷害是每個人的責任,其中政府、家庭、學校和其他有關機構更是責無旁貸。報告同時強調,私營部門(尤其是技術和電信行業)在決定數字技術對兒童的影響方面肩負著重大且獨特的責任,但這一責任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私營部門的力量和影響力應該得到充分利用,以制定和實施行業性的數據與隱私倫理標準,并推廣令上網兒童受益和受到保護的更多實踐。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呼吁各國政府、社會團體、聯合國機構、其他國際兒童組織以及最重要的一方——私營部門,迅速行動、通力合作,保護數字時代的兒童免受傷害。通過以下舉措,將兒童置于數字政策的核心位置:
1. 協調全球、區域和各國的應對措施。必須深化決策者、執法者和技術界之間的合作,讓技術設計遵守安全原則,并共同努力尋找與數字技術發展相同步的解決方案,讓那些試圖利用最新技術實施并掩蓋拐賣兒童、網絡性侵兒童的行徑無法得逞;
2. 保護兒童隱私。私營部門和各國政府應做出更大承諾,保護且不濫用兒童的數據,包括對相關加密數據的保護;在網上采集和使用涉及兒童的數據時應全面執行相關國際標準;教授兒童怎樣保護個人隱私不受威脅;
3. 通過提供更公平的互聯網接入并積極傳授數字素養,為數字時代的兒童賦權。通過以下舉措,確保兒童充分了解網絡并積極參與其中,同時保障他們的上網安全:加強政府與技術專家之間的合作,開發適用于中小學的信息通信技術平臺和課程;增強網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傳授數字技能的能力;增加對教師進行數字技術培訓的投資;教授兒童識別并保護自身免受網絡風險和錯誤信息的傷害;讓“數字公民”理念成為數字素養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
4. 充分發揮私營部門的獨特作用。亟需建立并推廣行業性的數據及隱私倫理標準,以保護和造福上網兒童。積極開發和營銷符合倫理標準的產品,以減少兒童面臨的風險;
5. 加大投資,獲取有關兒童的互聯網接入、網絡機遇與風險等方面的更高質量證據。我們需要獲取有關兒童網絡接入及其上網活動的更高質量證據,以便:利用這些證據制定反映兒童獨特需求與權利的監管框架與政策;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協調與知識共享,應對數字世界的挑戰;深化與有關兒童組織的合作;與決策者和立法者進行更系統的合作。
“每輕點一個網絡鏈接,世界某個角落的孩子就創建了一條數字蹤跡,而這條蹤跡有可能被那些不考慮兒童利益的人所跟蹤或利用。”錢迪認為,“隨著兒童上網的年齡越來越小,我們亟需一場針對如何確保兒童安全上網并保護其數字足跡的嚴肅討論,這已顯得日益迫切。”
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