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不愿意過多透露生意門道,但是閆大偉還是幫助記者總結了幾條門道:
一是,必須要有“線人”,而且數量一定不能少。
因為作為這行的生意人,不論體量有多大,你獲取的信息不可能全,舉個例子,如果沒有線人,你可能只能去掃街,去尋找廢舊塑料,而掃街就意味著你要和很多拾荒者競爭,一天累的臭死不說,還撿不到多少廢舊塑料;而如果你有了線人,你拿下一兩個企業搬遷的收尾工作,可能一兩個小時就能賺到掃街者幾周的錢。就閆大偉而言,自己大約有50人的線人隊伍,而且他對于線人從來都不吝嗇,因為這些線人就是他的財神爺,甚至逢年過節,還請他們吃“大餐”。
二是,入行必須要有師傅帶。
前文已經說過了,在很多人眼里塑料都差不多,但是由于化學成分不同,有的可以回收再利用,有的根本沒有再利用的價值,如果連這些最為簡單基本的道理都弄不清楚的話,做這行別說賺錢了,就只有賠錢等死的份兒,這也是為什么有人能年賺百萬元,而有的一年只能賺幾萬元。
三是,必須要有自己的獨門“絕技”。
這里是指檢驗塑料的方法,有的單獨依靠眼力是無法實現的。而從業者如果沒有獨門絕技,也無法在這行立足,指望師傅教是不可能的,因為這行里,所有的師傅都會保留這一手,所以只能靠從業者自己摸索。而大偉摸索的絕技的過程就是依靠從觸覺和嗅覺上進行鑒定,他使用了最為原始的方法——燒,比如尼龍,燃燒后的味道如雞毛味;再比如聚乙烯,手感柔軟,白色,但透明度一般,常有膠帶及印刷字,燃燒火焰上黃下藍,燃燒時無煙,有石蠟的氣味,熔融滴落,易拉絲;聚乙烯乙酸乙脂:表面柔軟,伸拉韌性強于聚乙烯,雖表面無膠,但手感發黏,白色,透明度高,燃燒時亦有石蠟味略帶酸味。另外就是多交流,每次大偉給客戶送貨時,都是笑臉相迎,從客戶的只言片語里總結這些塑料的特性。現在將幾十種塑料混放在一起,大偉只需要一分鐘就能輕松區分。
四是,要有自己的倉庫。
因為廢舊塑料占據的空間很大,依然以礦泉水瓶為例,一噸礦泉水瓶,如果放置在30平方米的屋子里,能夠堆得滿滿的,幾乎都無法進人。從業者要想賺錢,顯然依靠租住民房是無法實現的,但是這個地方又不能太遠,如果太遠,那些替自己收集廢舊塑料的人就無法到這里交貨了。如果居住的地方與倉庫太遠,很容易發生一些意外。大偉透露,有一次,有個老鄉就是忘記關倉庫門了,剛好門口有個小孩放炮,一下子就把整個倉庫都給點了,那次這個老鄉整整損失了十幾萬元。所以最佳的位置就是城鄉結合部,房子夠大,租金夠便宜,交通還便利。
五是,要敢于組建自己的隊伍。
在大偉看來,這點才是最為關鍵的。自己利潤從一年十幾萬元到一年幾十萬元的跨越就是組建了一支隊伍。大偉透露,所謂的隊伍,就是幫助自己收集廢舊塑料的人,這些人的組成基本上是拾荒者和老年人,他們主要職責就是掃街,對于這些人而言,一兩天賺個一百多塊,十分滿足,而讓大偉自己來弄,一天賺個一百多塊,太辛苦,不劃算,他現在只會關注線人們提供的大單業務。而對于隊伍的管理,大偉的經驗只有一個字——誠。為什么?大偉表示,還是剛才的理由,這行的水太深了,我知道有些從業者專門欺騙老頭老太太們,明明這些廢舊塑料價值好幾百元,非說他們收集的東西不值錢,就給十幾塊打發人走,表面上看你在這單上確實賺了大錢,但是會把人心丟了。
無論做什么創業都是有門道的,只有弄懂了,你才能賺錢!
那還知道哪些創業領域的門道,不妨來分享一下吧,讓外行人也漲漲見識!
以上就是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創業頻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