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秒啊平臺也并未設定有類似不允許“持續掛牌交易”(即買入后5個交易日內掛牌賣出同一交易品種或在賣出后5個交易日內掛牌買入同一交易品種)或者人數限制(實際持有人累計不得超過200人)等相關規則。
劉新宇律師告訴澎湃新聞,秒啊平臺雖然打著“名人時間”的旗號,但如果抹去“名人”、“時間”這樣的標簽——每個名人只是發行人,每個明星的時間只是一個交易品種,交割方式不同于商品貨物,而是履約行為,那么它與正常的交易場所并無本質區別。
與此同時,根據證監會發布的《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問答》,電子商務機構名稱不含“交易所”、“交易中心”、“交易市場”等交易字樣,但在實際運營中進行標準化合約的違規交易,同樣應當適用38號文、37號文的規定。“通過以上對照37號文和38號文所作的分析,秒啊的交易模式應該是違反文件中規定的。”劉新宇說。
在此之前,證監會明文指出一些采用連續競價等集中交易方式的文化類交易場所開展郵幣卡交易行為是違規的,一旦這些交易出現崩盤現象,可能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風險很大。但秒啊官方對此作出了相應區分,“秒啊是以時間消費及粉絲經濟為主要方向的,購買的時間是可以約見名人行權使用的,可以回歸實體經濟服務行業,秒啊和郵幣卡采用的是不同的模式,是有區別的”。
除此之外,秒啊平臺的投機風險也不容忽視。澎湃新聞發現,不少名人發行的時間價格在剛發行數天內連續漲停,到達某個峰值后一路狂跌,時間價格呈明顯倒“V”字型。有用戶在開始下跌的首日大量拋售,也有用戶在最后一個漲停日大筆買入。
王曼妮(500043)時間價格走勢
姚政(500069)時間價格走勢
以王曼妮(500043)和姚政(500069)為例,2017年5月2日,王曼妮(500043)的時間價格開盤即漲停,當日成交金額為13.5萬元,隨后價格逐日下跌,成交量也越來越少,最少的一天成交額僅為0.16元;2017年7月12日,姚政(500069)的時間價格快速拉漲停又迅速回落,因而引發大量資金拋售,當日成交金額為34.3萬元,創下發行至今的最高成交金額。
秒啊客服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秒啊的漲跌是完全依據市場行為,大家都買,需求大就漲;大家都拋,需求小就跌。
不過,秒啊平臺的用戶絕非都是狂熱的粉絲。梁杰表示,秒啊有三類用戶,40%是黏性粉絲,為行權而購買;30%是長線投資者,看好一些明星的爆發潛質;30%是短線想賺快錢的投機者。
用戶在蘋果應用商店對秒啊的評論。
從長遠來看,一個平臺變得很大的時候,如何維護用戶的利益往往成為企業的一大挑戰。倘若用戶紛紛開始追逐高收益而頻繁轉讓手中的“時間”,當為賺快錢的投機者數量遠超過為行權兌換而買入時間的黏性粉絲時,投機風險隱患不可小覷。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原標題:名人時間像股票一樣交易?秒啊合規性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