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孫遠之)從前,一個華人窮孩子到一家英資東印度公司的種植園應聘,最后被拒絕了,對方的理由是“語言不通”。幾十年后,當年的窮孩子花巨資買下了這塊種植園。當時,有市場觀察員問東印度公司:“你們為何要賣掉主干產業?”回答稱:“這是一個Sunset Industry(夕陽產業),不再有經濟價值了。”這個觀察員也拿同樣問題來問這位新的接手人,為什么要買一個“Sunset Industry”?沒想到他的回答是“Today sunset, tomorrow sunrise!”(今日落下的夕陽,是明日升起的朝陽!)
這個當年曾被拒之門外的窮孩子,就是世界“棕櫚油大王”、大馬丹斯里拿督李深靜。
“拿督”這個稱號,是馬來西亞、文萊給一些有功人士的頭銜;“丹斯里”則 是馬來西亞國家榮譽,意為“護國將軍”,這是由國家元首冊封給對國家有極大貢獻的杰出人士。李深靜的名字前被冠上了“丹斯里拿督”,由此可見他的成就非同一般。
李深靜
“棕櫚油大王”
李深靜與油棕業搭上邊,這還得從他的祖籍地說起。
1939年,李深靜出生于馬來西亞,家庭七兄弟中排行第五。因為家境貧寒,他的爺爺帶著一家人從福建永春移居馬來西亞謀生。
馬來西亞獨立前,是英國人在殖民統治,當時華裔的經商活動中,從事錫礦業的以廣東人、客家人居多;而以泉州人為代表的閩南華人幫群,則主要先從經營雜貨店開始,立足后開拓橡膠、糖、油棕等種植業,并由此發家致富。
比如著名閩商陳嘉庚成了“橡膠大王”,黃仲涵、黃奕住成了“糖王”,李深靜則成了“棕櫚油大王”。
白手起家的李深靜,早年受雇于同是永春老鄉的著名華人實業家李延年家族,到霹靂州管理油棕園。
正是在這段經歷中,李深靜學習到油棕的種植與管理知識。
由于他通曉英語及印度語,加上勤奮、會管理,幾年后被提升為園丘經理,另外還經營一家汽油站。
1975年,李深靜開始自主創業,成立南順發展有限公司,投入房地產行業,并在很短時間內取得成功。
后來,他又聯合數位商家,購買柔佛州數千英畝棕櫚園丘,在積累了相當的資本后,與友人發起收購上市公司“工業氧氣有限公司”,這就是IOI集團的前身。
自此,李深靜開始將業務重心轉向他所熟悉的油棕業。
眼光獨到的李深靜,看好油棕的前景,在油棕業進行上下游整合。李深靜領軍的IOI集團,成了馬來西亞最大的上市種植業集團之一,每年的棕油產量占世界棕油產量的8%,為世界上約1.3億人提供棕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