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你的印象中,折紙是不是只有孩子才玩的小游戲?不過,你看過下面幾位之后,一定會為自己過去沒有好好學折紙而錯過了難得的創業商機懊悔不已吧!
少年靠折紙獲模擬投檔線降60分錄取的資格
就在2017年的高考招生中,就讀于省實驗中學的濟南少年孫洪濤,以折紙特長打動了自主招生考官,獲得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模擬投檔線降60分錄取的資格。
什么樣的折紙能獲如此殊榮?
“這是火鳳凰,這是希臘神話中的牛頭怪獸米諾斯,這是獨角獸,這是拉小提琴的小女孩,這是我自創的天使與惡魔……”
他的作品十分逼真,甚至“紙螳螂”的腿部關節和頭都有細致的展現,放在草叢中簡直像活了一樣。
對網上所說的靠“折紙”進哈工大,孫洪濤說,其實有些報道的說法并不嚴謹。“折紙沒有那樣簡單,我愛好的折紙是要求‘一張紙折下來,不能進行任何裁剪’。這考驗的不僅是動手能力,還有結構設計和空間思考能力。”
在孫洪濤看來,折紙看似簡單,其實蘊含著復雜的數學和空間結構原理,這與他報考的機械專業很契合。孫洪濤說,他的每一件折紙作品都由一張70×70厘米的正方形紙折成,每折一個模型,都要進行很長時間的結構構想。例如,折一只火鳳凰,大約需要幾百步,從草圖設計到折疊成型需要近20個小時。
而在面試哈工大的自主招生環節,過程也是頗費周折。山東省實驗中學通用技術課教師高良元告訴記者,孫洪濤參加哈工大自主招生時,是由他來負責對學生進行指導。此前媒體報道中提到的“取得降低60分錄取資格”,實際上孫洪濤經歷了3輪面試才獲得的。
孫洪濤說,他從初一愛上折紙,就走上了“鉆研”路線。別以為折紙簡單,很多折紙的原理甚至延伸到了科技領域。比如“三浦折疊法”是以拉開對角兩端來把物品展開,而在收縮時則反向推入。這種方法既能節省空間,又可避免折疊和展開的過程中造成損耗,可用于太陽能電池板和人造衛星等方面的應用,這也是孫洪濤一直堅持學習折紙最大的原因。
“無心插柳柳成蔭”,孫洪濤的父親孫為民這樣告訴記者,“本來只是覺得孩子折紙可以少玩電腦游戲,沒想到折紙還能出花樣,還對考大學有幫助了。”有這樣的家長真是讓人羨慕。
一雙巧手折出3D效果
天馬鎮樓、鳳凰、神龍巴哈姆特、魔戒黑騎士、老鷹……自學折紙藝術一年多,山西農業大學學生劉宇已經完成了30余個特別復雜的作品。在劉宇手里,一張張正方形的紙經巧手一折,就能變成一個個立體感強、具有3D效果的折紙藝術品。
“現在,我的愿望就是能夠辦一場屬于自己的作品展。”劉宇說。
今年22歲的劉宇是山西農業大學林學院大一學生。第一次接觸現代折紙藝術,是他在無意中網上看到的一張圖片。劉宇說,一張紙被折成一條中國龍,光鱗片就有1000多個,他被這件作品震撼到了。
之后,劉宇開始自學現代折紙藝術。一開始,劉宇只是在網上找圖片資料,自學一些簡單的入門級折紙知識。經過兩個多月的自學研究,劉宇學會了最基礎的入門知識,比如玫瑰、植物等折紙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