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提到電商,我們都會想到馬云、馬化騰、劉強東……這些大佬,但在他們之前,還有一位大神級的人物,他就是被稱為“中國分類廣告之父”“電商教父”“中國電商鼻祖”的郭凡生。10年前他曾是馬云最大對手,不過如今卻沒人再記得他。
棄文經商
郭凡生,1955年出生在北京,在內蒙下過鄉,當過兵。1978年恢復高考后,考上了人大工業經濟學專業。畢業后的8年中,他發表專著5本,論文100余篇,計200多萬字,是當時國內理論界公認的有較為突出科研成就的年輕學者。
但是,做學問的時候,總能聽見有人說,學者只會講道理,不能付諸于實踐,此話深深的影響了郭凡生。1990年,他放棄了副教授的職位,棄文經商。郭凡生說:“我們要向世人證明,我們這些做學問的學者,不是徒有虛名。”
1992年,在中關村高梁路斜街那并不寬闊的馬路邊,郭凡生用自己的7萬元開始了創業之旅,一家叫慧聰的小公司成立了,它是慧聰網的前身,一棟二層樓的老式房子。
剛開始的時候慧聰網做的是信息分類雜志《中國商情快報——家用電器》,上面刊登企業的供應、采購、招標和代理等信息,跟后來馬云做的黃頁差不多。
為了收集信息,郭凡生和十幾個員工,騎著自行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將計算機等經銷商的報價信息收集起來。當時只要有人買電器,拿出郭凡生的雜志,就能買到最低價的產品。他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分類廣告之父”。
這張照片拍攝于1992年,略有些發黃,已經找不到拍攝者,甚至,照片上的大部分人物也都不知下落。
在當時,這也只是一張再平常不過的照片。不過,沒有人能夠預料到,這家在中關村只有24名員工、致力于不入流的“街頭小廣告”的小作坊式的企業,幾年后會在中國商情資訊服務市場上叱咤風云,成為中國最早上市的信息類公司,也是中國B2B行業排名靠前的公司,員工總數將達到3000多人的規模。
同一時間,馬化騰還是深圳大學大三學生,新浪張志東、搜狐張朝陽在美國深造,馬云則在杭州兢兢業業地當他的英語教師。
2000年左右,中國互聯網興起,很多企業開始做外貿,為了將所有的商品供中國和外國的商人選購,馬云創辦了阿里巴巴,而郭凡生將雜志搬到了網上,正式創辦“慧聰網”網站。
馬云做的是小件商品,研發了“誠信通”,郭凡生做的是大件商品,研發了“買賣通”,兩者雖然經營不同產品,但是競爭非常激烈。于是,“北慧聰,南阿里”說法流行開來。
但當時的馬云跟郭凡生實力還是差一個檔次,畢竟郭凡生創業已久,基礎比較踏實。
2003年12月17日,慧聰國際在香港上市,一夜之間創造了126個億萬富翁。他們在慧聰的平均工作年限是6年。郭凡生終于在創業的12年后證明了自己的承諾,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一個上市公司一下子創造了這么多的百萬富翁是‘前無古人’的,也許有的創造了幾個億萬富翁,但創造的百萬富翁絕對沒有這么多的。好的企業制度把笨人變聰明,把懶人變勤奮。”
郭凡生終于把慧聰商情打造成行業龍頭老大,并作為中國首家B2B商情信息服務提供商成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