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重組失敗,原因何在?
共青賽龍遭遇直轉急下危急時,“重組”似乎指明了一條往生之路。首次與信億重組嘗試失敗后,共青賽龍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嘗試。結果均以失敗告終,官方微博針對共青賽龍的重組主要說了兩點:資產重組是以企業為主導,無果而終系企業自身原因。
不過在媒體的報道里,又呈現另一幅景象。
第二次嘗試的重組目標是互聯網公司,代小權寄予厚望。據騰訊深網披露,這家公司為360。就在簽署合資成立賽龍和360各占51%、49%股份新公司前夕,鈦媒體援引代小權話稱,遭政府方要求不準簽署該協議,否則將采取強制措施。后來,代小權主動放棄這次重組。
共青城官員則執另一說辭。據騰訊深網報道,那時賽龍已有經營難題,政府為保全債權,封閉運行公司,后又在政府想監管債權,希望參與賽龍與360合資成立的公司時,共青城官員稱,代小權因怕向360暴露公司經營不善的問題拒絕了提議。
第三次重組則牽涉到資本大鱷周銘磊,他所運作的內蒙發展準備并購賽龍。鈦媒體的表述中,周銘磊由詹政邀請加入,而共青城官員對騰訊深網則稱,周銘磊是代小權介紹給共青城政府,前者曾投資過賽龍,詹政是政府方的對接人。最后這筆交易以流產告終,代小權給出的緣由里,詹政未在新公司持股是導火索,官員方則提到內蒙發展實控人變動,及賽龍存在現金流、工資欠款等問題。
賽龍第四次重組的失敗,鈦媒體將筆鋒對準了1.5億投資款的“失蹤”。原本是與上市公司同洲電子達成協議建立新公司,后者投資的1.5億元被轉移至名為軟財富的賬戶中,資金流動的操盤者指向了詹政和周銘磊,而據代小權援引周銘磊前律師王坤的話稱,周銘磊已被警方以巨額詐騙罪刑事拘留,他也承認了在共青城的非法詐騙行為。
共青城官微并未給1.5億元的去路以解釋,官員向騰訊深網講述時,也沒牽涉該問題,僅提到“這些資金將根據重組方案置換資產”。最后,與政府的收益分配未能協調一致,重組再次“腹死胎中”。
第五次,代小權找來四川發展謀求重組,卻因公司逃稅罪被訴,今年7月緊急逮捕并突然宣判,代小權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關押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看守所。早在2015年,代小權曾因涉嫌個人逃稅,被刑事拘留,后又無罪釋放。逃稅罪名是否理應成立,目前仍有爭議。
事情仍待后續解答
對比鈦媒體1.5萬字左右《創始人離奇被捕,深圳賽龍突然死亡之謎》一文,共青城今日官微1400多字的回應顯得有些簡單,有些問題尚未得到解答。
官方回應后,隨即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再發微博,表示希望官方能回答以下六個核心問題:1、是否有非法拘禁索要股權?2、各種訂單都在時為何收繳企業公章?3、賤賣公司資產可有合法程序?4、出口退稅金去哪兒了?5、多次重組依次分別是如何失敗的,其中同洲電子1.5億出資款去哪兒了?6、兩次逃稅罪到底是否成立?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原標題:共青城、深圳賽龍糾葛各執一詞,究竟孰錯孰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