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比肩馬云、馬化騰、任正非、王健林,卻從未出現在中國富人榜中。親手創辦的資產數億的公司國有化,10年收購9家西方化工巨頭,經常被美國拒簽。收復長期被外國人占據的化工市場,孵化400多家國產化工公司。如此牛人,你可知曉?
任建新,中國化工的掌舵人,他執掌中國化工32年,曾抵押家產借1萬元創業,從2毛錢洗茶壺做到3800億化工帝國,承包神州火箭發射臺的清洗工作,卻甘愿將企業國有化,把中國從化工大國做成化工強國,他就是中國化工的奠基人。
抵押家產創業
1958年,任建新出生在甘肅蘭州,正如當地的特產——蘭州拉面一樣十分低調。他博學多才,是蘭州大學經濟系企業管理專業的經濟學碩士。
1984年,26歲的任建新偶然發現他所在單位的一項酸洗技術專利在鍋爐結垢清洗方面有很大的市場,而當時這種清洗技術在中國還是個空白。于是他靠著抵押家產借到的1萬元資金、一份價值250元的專利,帶領7個年輕人,在一個破防空洞里成立了一家從事工業清洗業務的藍星公司,開始了“創業”的道路。
創業之初總是十分的艱難,他的第一筆收入是為一位老太太清洗茶壺掙到的2毛錢。藍星從清洗一只結滿茶垢的茶壺開始練攤,然后開始清洗工業鍋爐,清洗青海至格爾木400公里的輸油管道,一直洗到中國第一個實驗載人宇宙飛船“神舟號”的發射設施。
藍星飛速發展,將技術推向了全國,且占領了國內工業清洗市場的多數份額。雖然藍星在快速發展,但身處蘭州總還是有一定的地域性束縛,彼時,任建新的眼光也早已投向了首都北京,甚至更遠。1995年,藍星清洗順利上市,總部也順利搬至北京。
將數億資產的企業國有化
1996年以來的10年間,任建新曾先后并購107家瀕臨破產的化工企業,藍星資產已達數億。2004年5月,任建新將藍星公司進行重組改造,將企業國有化,建立中國化工集團。他說:“我們這代人,內心總有種興業報國的情結。”
集團成立之初,企業多、規模小、實力弱,整合與發展都面臨各種各樣的嚴峻挑戰。任建新提出了專做“老化工,新材料”的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化工新材料和特種化學品。十余年來,銳意改革,全力發展。如今,它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基礎化學品公司,位列全球化工企業100強第19位。
收復失地,掀起并購狂潮
2006年,中國化工先后完成法國安迪蘇公司、澳大利亞凱諾斯公司和法國羅地亞公司有機硅和硫化物業務100%股權的收購,奠定了全球化工新材料的強勢位置。為了進一步改進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