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陳潔加工廠的40多名技藝嫻熟的繡娘,她們將原材料領回家制作,再將合格成品交回企業。
隨著陳潔的堅持,近兩年,越來越多的人見識和喜愛龍繡,企業發展逐步提速。但收支不平衡這一“瓶頸”時時對她提出了嚴峻考驗。2013年下半年,在重慶市微企文化創意協會的一次交流活動中,陳潔幸運地遇到了同樣熱愛傳統手工藝與美術設計的文宇和胡寅,文宇擅長產品工藝研發和制作,胡寅擅長產品設計,都在發展瓶頸中的3個年輕人在交流中達成共識,決定抱團發展。2014年2月,他們組建起了重慶九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業務范圍得到拓展,視覺空間策劃、VI系統設計與制作、城市文化宣傳品設計與研發都在經營范圍內。
NO.2
原工作:銷售
薪水:10萬+/年
創業項目:南京洛菲特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顧為征正在對安裝完畢的控制機器進行檢查
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打工只是為了生存,而放棄一份高薪去冒險創業更是很多人難以做出的選擇。對于鹽城小伙顧為征來說,他已然完成了人生的這一蛻變:把打工做到極致,從打工中發現商機,在創業中不斷做大做強。
直到今天,對于大多數南京洛菲特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線員工來說,他們并不清楚與東南大學建立聯合實驗室到底意味著什么,但顧為征很清楚。在如今全民創業大潮中,他不想他的“洛菲特”像無數中小微企業一樣,在激烈的競爭中落入被淘汰的宿命。與東大的合作,就是他為自己公司搭建合作科研平臺,積蓄力量準備一飛沖天的大膽嘗試。
時間回到2004年,帶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江蘇鹽城小伙子顧為征從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專業順利畢業了,“我喜歡這兒,想多掙點錢,在南京買房、買車、結婚生子。”六朝古都、高樓林立、華燈璀璨......彼時的南京,對這個出身農村的孩子有著非同一般的魔力。
“當我還在狂投簡歷時,不少同學已經去銀行等單位開始上班了......”顧為征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當初找到第一份工作時的那種激動,盡管白紙黑字上的合同書上只是簡單寫著“銷售,底薪600元......”“這是一家經營安防產品的公司,我的任務就是每天通過電話、上門等方式去推銷。”顧為征說,通常,別人一天打100個電話,他就打200、300個;別人一天拜訪5家客戶,他就拜訪10家;出差吃5毛錢的包子、找10元的地下室住......
命運還是偏愛更努力的人,在這種玩命的勁頭下,畢業3年,顧為征的銷售業績驕人,年收入也突破了10萬元。“當時,全公司800萬的總銷售額,我一個人就超過了500萬。”談到曾經的銷售經歷,顧為征滿是自豪和驕傲。
銷售業績上的成功,促使顧為征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發現,現在多媒體顯示系統的市場需求很大,盡管自己每年推銷出去的安防設備不少,但液晶拼接幕墻卻是由其他廠家提供的,費時費力不說,企業利潤也并不高,“為什么不能把安防設備、控制軟件、液晶拼接幕墻整合在一起,做一條龍服務呢?”顧為征覺得這事有搞頭。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2009年,帶著攢下來的十幾萬元,顧為征辭職正式創辦了南京洛菲特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主營視頻和多媒體顯示技術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當時,包括父母在內很多人都說我瘋了,放棄了神仙般的日子去創業。”顧為征說,由于市場前景好,加上自己過去銷售積累下來的客戶資源,很快,他就憑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贏得了不少客戶的青睞。
如今,經過6年的運營,顧為征和他的“洛菲特”在南京地區已小有名氣,2014年,“洛菲特”的年銷售額更是首次突破了3000萬,利潤也接近1000萬,對于一個只有30人的團隊來說,這樣的業績不可小覷。
多方考察之后,“與高校聯手,組建一個專業科研團隊”的想法適時地出現在顧為征的腦海里。“建立聯合實驗室后,不僅要對企業今后的軟硬件需求進行特定的研發,還要針對企業自主生產的定制產品進行技術把關。”顧為征說,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僅能提升企業產品的研發效率、減少成本支出,更大大減輕了中小微企業在研發方面的壓力和風險,為解決企業在科研技術人才方面的短缺提供了一個新方案,讓企業擁有更長久的生命力。
NO.3
原工作: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