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李嘉誠、馬云這些成功企業家早已被供上神壇,他們仿佛能呼風喚雨、運籌帷幄而決勝于千里之外,他們的只字片語也被奉為圭臬,為萬千人所傳唱。
然而,正如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一樣,當代史則是成功人士所書寫。其實,光鮮的背后,他們都曾經歷風雨飄搖、百死一生。
李嘉誠
他在過去絕大多數年份里霸占華人首富的王座,卻也曾歷盡艱難。創業初期,像所有初創公司的老板一樣,他急于求功,舉債擴大生產,結果因為產品積壓,資金周轉不靈,面臨破產的危機,甚至一度心生自殺的念頭。據說他有一天晚上圍著工廠轉了大半夜,幾次向河邊走去,但終于又走了回來。后來,他將得力的工人派出去搞推銷,自己也背著產品跑遍了香港,拜訪上百個代理商,獲得幾筆定金才轉危為安。
馬云
1999年,連續四次創業失敗的馬云,與他的“羅漢”小伙伴們湊了50萬元,在杭州的湖畔花園創辦了阿里巴巴,不到八個月,錢就花完了,他只好四處借錢發工資。這一段時間里,馬云四處尋求風投,一連被37家VC拒絕。如果不是后來蔡崇信牽線拿到高盛公司的500萬美元,也許就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了。
馬化騰
馬化騰在創立騰訊之初,為了湊人氣,假扮女生陪聊,好不容易積累了百萬級用戶數,卻不能帶來收入,以至于不斷高企的服務器托管費讓公司經營困難。據說,那時騰訊員工不得不做起了筆記本電腦倒賣,從香港弄些便宜的電腦,高價賣到內地賺差價。直到2000年,從IDG和盈科數碼拿到了220萬美元才算是緩過氣來。
周鴻祎
當年,周鴻祎創立3721時,就在北京五環外的馬連洼租了個三居室,吃住搞開發都在一起.盡管維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但最初投進去的錢還是很快燒完了。為了讓3721活下去,周鴻祎想到了找風投,然而當時的VC只愿投海歸,費心周折周鴻祎拿到IDG一筆投資后,才起死回生。事后,他回憶說:最可怕的是事業突然死亡。3721曾經走在生死線上,那種感覺比死亡還恐怖。
史玉柱
史玉柱的大落大起更是廣為人知。他從一窮二白的創業青年,到全國排名第8的億萬富豪,再到負債兩個多億的“全國最窮的人”。彼時,由于激進的發展戰略,巨人集團墻倒眾人推,媒體的狂轟濫炸、一系列負面報道使得“巨人”和史玉柱深陷重圍。若不是后來,它率領原班人馬在上海及江浙再創業,做腦白金,他或許就在歷史中湮沒,或成為負面教材成為商學院的案例。
戰場上一將成功萬骨枯,商戰也是如此。也許,還有更多的李嘉誠、馬云們早就在槍淋彈雨中倒了下去。比如樂視的賈躍亭、太子奶的李純途。
所有的大爺都是從孫子過來的。成年人的生活,從來就沒有“容易”兩個字。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原標題:成年人的生活里沒有容易二字,看看那些大佬們曾經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