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趕上互聯網發展的浪潮,傳銷手段也升級了!西安警方最近破獲一起以“網絡虛擬貨幣”為噱頭的新型傳銷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0人,凍結涉案資金高達人民幣5766萬余元。
8月8日,西安一家五星級酒店會議室舉行了一場千人“盛典”,主辦該會議的是一家名叫網絡科技的公司,實際上這是一個傳銷組織。當日,接群眾舉報,公安雁塔分局迅速部署,趕赴當地實施抓捕。8月8日晚到次日凌晨,該網絡科技公司36人被控制,20多個涉案賬號被凍結,警方繳獲用于網絡傳銷的電腦50多臺、銀行卡40多張、公章50多枚。
公安雁塔分局經偵大隊民警張昊說:“該傳銷組織是建立在網絡虛擬的金融體系上的,通過兩個交易平臺進行——“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和虛擬的“礦機”交易平臺。”
首先,需要成為網絡上“虛擬貨幣”會員,這一步不用交一分錢。
其次,需要支付人民幣購買“虛擬貨幣”。
最后,“客戶”在購買了“虛擬貨幣”之后,通過上線推薦,才能進入第二個交易平臺內租賃“礦機”,年限一年。每一個人可以擁有多個賬號進行買賣。
“老客戶”每發展一個下線,就會得到礦機租賃費用10%的“獎勵”金額,每個“客戶”有推薦2名下線的資格,可以往下推薦7層,以此類推最上層推薦人可以拿到126人租賃礦機費用1%的“獎勵”。這樣“客戶”間就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層級,層級越高,獲得的非法所得就越多。
短短5個多月,3000多人參與,其中大部分虧損或是血本無歸,個別中層投資90多萬元,案發后僅收回一半投資,而且人也被羈押高墻內,等待法律的審判。
事實上,這就是“龐氏騙局”,玩兒的就是空手套白狼,用新加入者的資金來支付先加入者的利息,一旦新資金進場乏力,資金鏈斷裂,就會導致崩盤,使得很多投資人血本無歸。
互聯網金融飛速發展,老百姓投資理財有了更多渠道,不法分子趁機渾水摸魚,采用虛擬貨幣、互助機構的形式,以高收益誘使投資人進行投資。歸納這些網絡理財騙局可以概括為以下5點:
1.投資門檻低,操作較簡單。一般而言,這種投資理財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只要將錢打入某個上線賬戶或者是所謂的“對公賬戶”可能就完成了整個投資。對于一些“懶癌”投資人而言,這樣的用戶體驗那是絕佳的。
2. 收益異常高,獲利靠下線。收益較一般理財渠道要高很多。分靜態收益、動態收益,而大多數情況下,只有不斷發現下線,才能獲取動態收益,并且可通過層級計酬。基本上收益都能達到月息30%以上。
3. 設有提現周期及提現條件。這種理財方式均設有周期性,一定周期后才能取現,而且提現都有條件。例如百川世界控股公司,周期133天,一個周期后可進行2次投資或賣給新的會員;MMM互助平臺的周期是30天,申請獲得審批后才有機會獲得資金援助,而所謂的援助其實就是新會員的本金。
4. 花式冠名。
5. 注冊地及服務器一般都設置在境外。為了迷惑投資人,也為了掩蓋其詐騙本質,這些平臺宣傳時,都披上“高大上”的外衣,聲稱注冊地及服務器在國外,高層團隊也均來自國外,有著豐富的金融經驗。
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騙局亦花樣百出,投資者在進行理財時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受騙!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