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跟所有全新技術一樣,臉部識別在帶來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同時可能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在許多使用情景中,掃描指紋可能會更加方便一些,而臉部識別算法可能會因為用戶佩戴了或沒有佩戴眼鏡而無法正常運行。
作為移動設備芯片行業的領導者,高通最近推出了“Spectra成像系統”(Spectra imaging system),該系統可以從包括臉部在內的對象提取深度信息。該公司的計劃是,將該技術嵌入到即將推出的新一代驍龍(Snapdragon)旗艦級移動處理器中。與此同時,在蘋果即將推出市場的HomePod智能音箱固件在網上泄露后,開發者發現了一些預示新iPhone可能也會配置類似深度知覺和臉部識別功能的重要線索。
需要指出的是,該技術有別于全球各地監控攝像機所廣泛采用的臉部識別技術,后者主要通過與擁有數百萬張臉部照片的數據庫與臉部照片進行對比的方式獲取信息,且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安全監控、支付等領域。
幸運的是,如今用戶手中的手機攝像頭相比監控設備已經具備了一些優勢。手機攝像頭不需要在人群中將你識別出來,它只需要識別用戶的面孔即可。而且,手機攝像頭完全能夠勝任這一項任務,即便在離你一兩英尺遠的地方它也能夠快速地拍出精細的照片。
該技術還有另外一個優勢,即被稱作“結構光法”(structured light)的深度感測技術會在人的臉部或者任何其它目標物體上虛擬噴出數千個微型紅外點。通過識別這一片紅外點中的扭曲情況,攝像頭會收集到非常精確的深度信息。而且由于手機的攝像頭能夠看到紅外線,而人看不到,因此這類系統可讓手機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進行解鎖。
雖然蘋果還沒有正式對外宣布將使用這類技術,但該公司對于紅外深度建模和臉部識別技術并不陌生。該公司此前曾被授予一項非常類似的工序專利,但蘋果方面始終拒絕就它可能在開發的技術發表置評。
簡單來說,蘋果所持有的工序專利類似微軟Xbox 360 Kinect運動傳感器的精簡版本。而且,蘋果早在2013年就收購了Kinect早期開發商、以色列初創公司PrimeSense,因此該交易的達成或許并非偶然。
與此同時,高通計劃將Spectra處理器推向未來的Android手機。三星之前支持臉部識別的圖像處理器有時會將放在手機攝像頭前的人臉照片誤以為是真人。但高通堅稱,深度感測臉部識別技術將采用“活性檢測”,因此即便是3D打印的面具也無法瞞過該系統(但該公司也承認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可能能夠瞞過系統檢測)。
前景廣泛
高通負責安全和機器智能產品的高級總監賽-喬杜里(Sy Choudhury)指出,教我們的手機認識我們的臉是什么模樣,就跟教它們我們指紋是什么模樣類似。因為手機會首先拍下你的臉部照片,然后提取出相關特征信息。在你解鎖手機的時候,它就會拿這些信息與臉部進行比對來判斷能否解鎖設備。
同指紋識別一樣,用戶臉部信息會安全地存儲在設備上面,而不是云端。從蘋果因為拒絕解鎖嫌犯iPhone手機同美國聯邦調查局互懟,到亞馬遜堅稱其語音助手Alexa不會在未激活狀態上傳任何語音信息的立場來看,科技企業未來可能會以這種隱私保護作為設備、技術的重要賣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