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周黑鴨誕生在新一線武漢,三只松鼠誕生在三線城市安徽蕪湖,而喜茶最開始起家的地方是江門。為什么這些這幾年成長最好的新品牌都沒有誕生在最引領時尚前衛的北上廣呢?武漢、成都、杭州、長沙這樣的城市是不是有可能成為這一波消費升級創業的主戰場?
為何資源不足者反而后來居上?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如果只是簡單從任何一個簡單的角度和邏輯回答都是有問題的。我們需要從產業的環境角度來對這個問題進行解答,首先來看看北上廣這樣的城市最容易形成什么樣類型的公司來說起。我們先來聊一個有意思的社會現象,為什么前幾年朝陽大媽這么厲害。喜歡吸毒的明星都是在朝陽區被抓的,很少有在其他區被抓的。
有人說,是朝陽大媽能力太強。也有人說是因為海淀大爺戰斗力還沒跟上。但這些都只是個段子,誰也不會當做真正的理由來進行討論。事實的根源是,中國的娛樂明星是中國最能吸引普羅大眾粉絲的人群之一。 大家的眼睛和注意力容易盯在明星身上,而朝陽區影視公司最多,明星一般都住在離公司比較近的位置,所以你會發現吸毒被曝光的總是在朝陽,那是因為這個區域內明星密度最高。所以,產業是集聚效應的,朝陽區跟北京其他區域比,傳媒產業確實比較發達,區域內明星多,也就正常了。 你想干影視產業,你肯定首選朝陽區了。就像你做互聯網肯定大多數都在中關村、后廠村、望京這些碼農大型聚集地了。 一個產業能夠發展起來,都是有很大集聚效應的。 回到第一個問題,為什么這些最風口浪尖的新消費品牌都不誕生在北上廣呢? 按說,這些新消費品牌是最應該誕生在北上廣啊!畢竟這里有著對時尚嗅覺最敏感的一群人,每天都談著跟硅谷前沿接軌的趨勢。 咖啡必須要喝手沖,啤酒言必稱精釀。炒西紅柿必須要有儀式感,奶茶要去網紅店。買個炒菜鐵鍋也要去知乎上尋找千贊答案的產品。就算還沒明白什么是中產,也一定先要帶一波中產的奢華感。 當然除了這些基礎雄厚的用戶,也有一群要追投中產崛起的投資機構。 它們以海外為模型,挨個尋找中國對標生活方式。 只要你有了一個好的idea,然后在bp上寫上工匠精神,你就有很大可能性拿到一大筆資本的支持,然后開始A、B、C、F輪。 既有錢,也有一群號稱懂輕奢、在海外高大上生活多年的創始人,這些是最有理由滿足做出一個大品牌可能性的。 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有錢也有人,又懂時尚與生活,身邊朋友都是典型用戶,朋友圈一刷種子用戶就來了,沒有理由不能成功。 而當一線城市新消費創業明星享受著鎂光燈開著各種奇奇怪怪產品發布會,蹭著各種免費流量曝光品牌的時候,另外有一些被稱之為生意人的人正在準備開始創業,它們要開始創業的條件,與一線比相對比較簡陋。 這群人學歷應該不會斯坦福或者杜克,了不起也就是后來才去補上了MBA。它們所在的城市可能是江門這樣一個你沒聽過的城市,上一份工作還有可能只是開了一個手機專賣店,或者只是在菜市場里殺鴨子。 如果準備開始創業,第一件事也不太可能去找風險投資,而是找行業里認識的幾個朋友籌錢,而且自己基本上會把自己的老本掏空,開始建一個廠。 無論是從資本實力,還是受關注度都不能跟北上廣創業者同日而語,在條件上差的太遠。 但是若干年后,當北上廣某些創業者已經再次換了賽道的時候,這群人的店鋪還是在穩扎穩打,而且還突然之間成為資本關注的新熱點了。所以,到底是什么樣的要素,讓他們顛倒了格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