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自2014年7月起,國內啤酒產銷量連續下滑25個月。即使是一路高歌猛進入華的全球啤酒巨頭百威英博,中國市場銷量也在2016年第一次負增長,同比下滑 1.2%。反觀精釀啤酒,在國內逐漸受到熱捧。在一線城市,越來越多的人飲用精釀啤酒。精釀啤酒究竟是什么,為什么會有如此之大的魅力?
近年來,一種新興酒吧在中國一線城市接二連三涌現:熊貓精釀、拳擊貓、京A、牛啤堂……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精釀啤酒酒吧。至今,已有上億資金涌入了精釀啤酒酒吧的建設中。最近的一次融資發生在2017年5月,熊貓精釀完成了1.19 億元人民幣的A 輪融資。
國產啤酒市場卻是另一番光景。自2014年7月開始,國內啤酒產銷量持續下滑長達25個月。即使是一路高歌猛進入華的全球啤酒巨頭百威英博,中國市場銷量也在2016年第一次負增長,同比下滑 1.2%。
何為精釀啤酒?
中國老百姓最熟知的便是青島、燕京等品牌,其中買的最多的是3—5元的啤酒,這些啤酒叫做 “工業啤酒”。
精釀啤酒的歷史早于工業啤酒。精釀啤酒起源于德國、比利時、英國這些歐洲國家。美國最初是啤酒文化輸入國,但隨著美國農業、工業、商業的崛起,美國逐漸占據了啤酒文化的輸出地位,目前更是全面影響了世界精釀潮流。
在中國,最早的啤酒廠成立于1900年,是俄羅斯人在哈爾濱開的。1903年是青島啤酒最早出現的時間。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啤酒的產量實現了飛躍: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的啤酒產量從幾十萬噸增長到現在的幾千萬噸,以工業啤酒生產為主。
21世紀初,美國精釀和家釀的風潮興起,許多外籍釀酒師入華。隨之而來的是,2008年開始知名精釀酒吧在北京成立。精釀啤酒文化正式進入中國。
精釀啤酒和國內工業啤酒有很多不同
精釀啤酒,就像在有機果園里摘下一個果子,洗干凈鮮榨了一杯果汁。
工業啤酒,就像“一杯處理得很干凈的、符合食品衛生的一種無趣的廉價啤水”。有無限產量、價錢/口味和水差不多的工業淡拉格--是喝漲之后用來吐的。
首先說釀造者和釀造工藝,手工精釀啤酒釀造者均將自己視為藝術家,每一款啤酒都是創造獨特而愉快之體驗的一次機會。這些匠人從世界各種偉大的釀酒傳統中汲取靈感。其中有些對啤酒的純正性孜孜以求,另一些則采用更為自由的方法。它們共同用前所未有的方式來重塑啤酒佳釀。
而普通工業啤酒為企業家/普通青年,為了產量為了盈利,為了制造而制造!
所謂精釀,顧名思義就是精致、精選。主要體現在麥芽、酵母、啤酒花和水的用料上不添加任何其他輔料,包括釀造技術也不斷的創新。
精釀啤酒通常產量較小,注重多元化,有著誘人的麥芽和啤酒花香氣、變化無限的色澤、質地和個性,其品質和口感均優于傳統啤酒,為人們帶來其他飲料無法匹敵的豐富感受。一般是一些小型獨立的酒廠或啤酒屋,一些有追求的大師、用匠人的真心、真料,以城市的態度釀造的真正值得品嘗的特色好啤酒!強調創新,強調精湛,強調多元化本土化,符合這個精神和工藝,就可以被稱作為精釀啤酒,也因此被稱為“手工啤酒”。
精釀啤酒發展潛力巨大。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啤酒消費國之一,每年消費540億升啤酒。 人均啤酒消費量達36公升,啤酒市場規模達到4500億元。但到2016年,國內工業啤酒連續三年銷量下滑。
與國內啤酒產量不斷下滑的趨勢相反,中國進口啤酒量在近3年大幅提升。進口高端啤酒和新興低度究竟品類快速發展,精釀啤酒更是以40%的速度實現逆勢增長。
精釀啤酒風口已到來
消費升級市場驅動下,面對國內啤酒市場的下滑,精釀啤酒成為新風口。
美國精釀啤酒已發展20多年,可以作為中國精釀啤酒發展的參考系。美國精釀啤酒廠商從1994年的537家逐步增長到2016年4269 家。2015 年精釀啤酒銷售額達到 223 億美元,占美國啤酒銷售額的 21.1%。
而根據中國國際精釀啤酒展覽會的數據,直到2017年5月精釀啤酒在中國啤酒市場所占的份額還不到1%。這意味著中國精釀啤酒市場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結束語:創新性不足是主流啤酒企業最大弊端,他們多年來按照慣性思維發展:靠價格戰爭奪市場份額、產品同質化嚴重,忽略了消費者的體驗。而當對價格不那么敏感,對品質和品牌更有追求的新一代消費者出現時,這批傳統工業啤酒廠商的供給出現了斷檔。年輕消費者要求啤酒從包裝設計到產品口感都必須是多元化的、個性化的。這正好是精釀啤酒的機會所在。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